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严格管教孩子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溺爱儿女的父亲若把藤鞭置之不用,只让它作为吓唬人的东西,到后来它就会被孩子们所藐视,不会再害怕他。
文森迪奥公爵,《一报还一报》第一幕第三场
所有的人,只要犯了罪就必须受到相应的惩罚,这不仅是遏制犯罪对社会造成的危害,而且还体现了正义与公平的存在。文如其名,莎士比亚在《一报还一报》中严肃而深刻地探索了罪与罚的主题。
文森迪奥公爵通过对教育孩子问题的讨论引出了罪与罚的辩证关系,他认为,如果没有严格的管教,就不会有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在现今的民主时代,教育孩子还需要用管教约束的方式吗?当然需要啦!年幼的孩子就如同璞玉一般,所谓“玉不琢,不成器”。父母的重要角色之一,便是让孩子“从错误中学习”,而且提供他们正确的行为指导。
在《一报还一报》一剧中,莎士比亚将教育孩子的问题重心置于家庭的范围内,提供了现代儿童教育专家都明了的方法:应该教导孩子适当行为的界限为何,使他们明白越界的惩罚,并确保惩罚能够公平的实行。当孩子们的犯错行为得不到相应的惩罚时,所有的惩罚工具都如同虚设,这将使整个教育体制表现得相当松散,孩子们将会因为无所约束而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当然体罚孩子是不可取的。惩罚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为了惩罚而惩罚只会使现实与教育孩子的愿望背道而驰。为人父母者,必须要让孩子们知道犯下错误之后将要受到的相应惩罚,并且要保证公平,即当孩子们真的犯下越过一定界限的错误之后,就必须用相应的手段来加以惩处;同时,对待所有的孩子都要一视同仁,不可重此轻彼,要以尽可能用同等的爱心来对待他们,当他们犯下错误之后也要以同等公平的手段来惩罚他们。
如果家长们不能用严厉的方式来使孩子知道犯错与惩罚的必然联系,如果家长们对待孩子不能保证公平,那我们自己和惩罚本身就会丧失尊重和威信,孩子将得到这样的认识:不管怎样,这个世界是不可相信的。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这样的父母是不称职的,而这样的惩罚方式不但没有用处,而且还对教育孩子起到了反作用。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