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不宜悲伤过度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适度的悲伤是对死者应有的情分,过分的哀伤是摧残生命的仇敌。
拉佛,《终成眷属》第一幕第一场
悲伤是人类的一种发自内心的情绪,它既可以表达失去亲人的痛苦,也可以体现心中的苦恼和担忧,有时还可以释放郁结于心中的太多压力。可以说,适度的悲伤既可以体现人间真情的存在,又有助于人们通过抒发情感的方式来减轻精神的压抑。但是凡事都要适可而止,正如拉佛所说,一旦悲伤超过了一定的度,就只能给人们自己带来灾难。
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一位老妇人的儿子被征召到边界参加战斗。一年之后,当邻居家儿子的尸体被运回村庄的时候,这位老妇人忍不住替自己的儿子感到担心,于是她就向那些运回邻居儿子尸体的士兵打听自己儿子的消息。其中有一个人说认识自己的儿子,但是他告诉老妇人,在一次战斗结束之后,她的儿子被炸断了一条腿,后来他就再也没有见到她的儿子。
战地的医疗条件是极其艰苦的,得知儿子失去一条腿,老妇人感到伤心极了。自己的儿子还那么年轻,他从前是那样充满活力,现在他失去了一条腿,而且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也许伤口还会受到感染……老妇人越想越觉得后果不堪设想,后来她甚至想到也许自己的儿子早就失去生命了,因为那个认识他的士兵说以后再也没有见到他,而且他也没有像其他伤员一样回到家乡。
一想到这些,老妇人简直悲痛欲绝,从此以后她便茶不思、饭不想,天天以泪洗面。几年过去了,儿子依旧没有音信,老妇人依旧沉浸在失去儿子的悲伤之中,但是她已经无力哭泣了,因为她已经被过度的悲痛折腾得筋疲力尽,此时正躺在床上奄奄一息。就在老妇人行将逝去的那一刻,邮差送来了儿子寄来的信件和一大批珠宝,原来儿子并没有死,只是在伤好之后被派到国外机密部门工作了,由于工作内容相当保密,所以不便于和家人联系,现在他完成了在国外的任务并且受到了国家的重大嘉奖,终于可以回到家里与母亲团聚了,然而母亲却等不到他回家的那一刻了。
世上最悲伤的事,莫过于与亲人、朋友之间的生离死别,这悲伤或许会在我们生活中留下异常的阴暗、寒冷和空虚的空洞,这空洞会令人们感到全部身心都被抽空了一样痛苦不堪。痛苦和悲伤固然可以表达人与人彼此之间的情分,但悲痛过后生活还要继续,过分地沉浸在痛苦和悲伤之中既不利于我们身体的健康,也不利于今后正常工作和生活的开展。只要我们愿意并且努力克制,我们完全可以将这悲伤的空洞填满,我们完全可以用更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身体来迎接新的生活。
不是只有成年人才会感到忧伤,许多孩子也会酝酿心事藏在心底,难以抒解。长期性的悲伤将引发人们的忧郁情结,更容易堆积出不安全感与情绪障碍。因此,请试着微笑吧!那将使人转换心境,重新获得面对未来的新能量。
在你跌入人生谷底的低潮时刻,身旁所有的人都会安慰你:要坚强、要快乐些。坚强是绝对必要的,可能你一直无法快乐起来,毕竟,谁能在痛苦的时候还觉得高兴呢?但是我们至少应该平静下来。平静地看待这件事,平静地把其他该处理的事做好,那么你就有了复元的能量!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