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合理支配金钱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不轻易向别人借钱,也不轻易借钱给别人。因为借钱给他人,常常会失去了金钱同时也失去了朋友,而向他人借钱之行则会成为挥霍浪费的罪魁祸首。
波洛涅斯,《哈姆雷特》第三幕第一场
莎士比亚不仅是一个天才的文学家,而且还是一个精明的商人和投资家,他的融资和理财技能可以从他当时的家产和各项投资中得以充分体现。莎士比亚晚年的生活之所以充满了恬适和安祥,而不必像当时的很多其他文人那样穷困潦倒,完全是因为莎士比亚正确的理财态度和方式。莎士比亚认为,一个人不应该透支金钱、背负债务,同时他也不提倡把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借给其他人。
莎士比亚认为合理支配金钱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不轻易举债。如果是由于突发性事件,比如疾病,借债当然无可厚非,如果是从事投资活动,负债经营也属正常。但即使是这样,也要防范债务的陷阱。
如果使用自己的钱继续投资,那么即使失败,你也不会过于尴尬,至多不过是几年的积蓄付之东流。然而举债经营就不同,不用说投资彻底失败,即便是没有达到你预期的利润,你也恐怕要陷入债务危机;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会使你彻夜难眠,而且由于负债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往往使你难以用一个正常经营者的身份来考虑经营问题,它可能会使你过于谨慎——因为你总担心亏本,或者也可能使你过于冒险——因为只有一搏才有扳回的机会,而这对于你的经营活动都是不利的。
除了以上两种情况,你就再也没有理由来借债了。借债能使人养成不良的习惯,因为我们仿佛觉得别人的口袋是自己的,因此可以不断地去掏,挥霍浪费,这使我们难以自立,而自立是成功的前提,我们无法想像一个不能自立的人会有什么作为。
莎士比亚是一个精明的商人和投资者,他对债务的态度非常明确:避免背负债务。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也许在一些人看来,莎士比亚的这种理财态度和方式过于严谨和苛刻,因为现代社会中的人们似乎都在提倡提前消费的观念,由于买房、买车,人们不得不背上沉重的债务,然后在以后的日子里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来还清债务。另一方面,如果朋友或其他人张开嘴向自己借钱,自己明明有钱却不借,那不是太缺乏人情味儿了吗?这样做实在是太伤朋友之间的感情了。
可能莎士比亚生存的时代还不能理解现代人的分期付款等超前的消费观念,但即使莎士比亚活到今天,他可能也不会提倡人们金钱的过分透支。现代一些年轻人在超前消费观念的支配下,几乎从来不考虑为将来积累一些必要的存款,把手中的钱花得一干二净之后再去向银行申请贷款,这种做法也许可以使得我们年轻时候充分享受生活,但是到了年老之后恐怕就该不得不面对凄凉的晚年生活了。所以,适度的提前消费是可以的,但是必须要在自己的偿还范围之内,同时还要通过购买保险、基金等方式以备将来的不时之需,否则的话,年老时就只能面对一堆账单悲凉度日了。
关于是否借钱给别人,一直以来都受到人们的争议。有人说不借钱给别人会破坏彼此之间的友谊,那么,如果你借钱给别人就会使这种友谊得以巩固吗?事实证明,事情的结果并非这样。事情常常是这样的:如果对方是一个善于理财的人,那么他就会很少向你开口借钱,即使偶尔借一两次,可能也是一两天之内的稍微周转,到时候自然会主动还钱给你。如果对方是一个不善理财的人,他可能会经常向周围的朋友借钱,你便是他借钱的对象之一,当他第一次向你借钱的时候,你向他伸出了援手;当对方第二次向你借钱时,你仍然可以一无反顾地帮助他……终于有一次,你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借钱给他,那时你认为对方会因为你先前的慷慨而对你心存感激吗?或者当你遇到麻烦事,需要向朋友要回借款时,你是否会感到为难?你是否会担心因为你的要款而破坏彼此之间的友谊?
朋友之间经常会有一些金钱上的来往,但是无论怎样,我们都应该参考莎士比亚的建议,在向别人借钱以及把钱借给别人时都要慎重。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