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成本与收入比例(1)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作为服务性行业,一家银行的经营成本,主要是雇员薪酬及租金,将成本与总收入作比较,便可得出银行的经营效率。表35说明恒生的经营成本是最便宜的;大部分的分行都是自置物业,租金支出较少,加上不需要维持跨国网络,所以相对运作成本亦较便宜。乍看之下,汇丰银行的成本是最高的,但要考虑它是一家跨国银行,美国及欧洲的员工薪酬相对较高,拖高整体成本;近年汇丰银行积极地将英国及香港的部分后勤服务迁往低成本地区,如中国及印度。相对之下,东亚的经营成本高,反映效率偏低,东亚仍是一家香港公司,其比例与汇丰银行相差那么少,看来不太合理。
比较呆坏帐
表36及表36A说明:无论在损益帐的坏帐摊销或累积的呆坏帐拨备比例,恒生及东亚的表现都比汇丰优胜。这是汇丰积极放贷所带来的苦果,2003年情况更为明显,反映HI较低质量的贷款。
表36:3家香港上市银行损益帐中的坏帐摊销与贷款比例
年底数字 2000 20012002 2003
汇丰银行 0.32% 0.66% 0.375% 1.152%
恒生银行 0.09% 0.19%0.25% 0.345%
东亚银行 0.6% 0.4% 0.7% 0.45%
表36A:3家香港上市银行累积呆坏帐拨备与贷款比例
年底数字 2000 20012002 2003
汇丰银行 2.75% 2.58%2.52% 2.52%
恒生银行 2.01% 1.98%1.28% 1.10%
东亚银行 1.80% 1.72%1.54% 1.48%
综合上述的5个比率,结论差不多是一致的:汇丰银行在每个环节——无论在控制成本、股东的资金回报、贷款的增长等,都显示出它的优势,反映出管理层的积极性,在业务发展方面亦走向全球化。间中坏帐拨备是会上升,像2001年的阿根廷事件及2003年收购的HI,但这是走全球化路线无可避免的。汇丰银行的市场经济专利,已在第一篇详细分析,无需再赘。
读者会问,汇丰银行以3倍账面值购入HI,单是无形资产已接近100亿美元,岂不是汇丰银行要为收购无形资产作大撇帐?实际上,汇丰银行的做法是相当保守,就是分若干年在损益帐中为无形资产作出摊销。例如:2001年无形资产的摊销达到8亿美元;2002年达到8.6亿美元;2003年因收购HI而增加至15.9亿美元。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