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公司的“内在价值”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2004年10月28日,华能国电的收市价为5.95港元。至于现价是否值得投资,那就要考虑以下因素:首先,现时华能所受的压力为经营成本上涨,即煤价不断上扬,华能最近新签供煤合约可否争取到优惠价?利率上升令利息支出增加,公司能否透过扩充装机容量争取经济效益,来抵消成本上涨的压力?此乃未知之数;其次,因为煤价的上升,令到华能的股价由高峰回落,是否充份反映投资者的忧虑?2004年华能的业绩可能出现倒退。第三,装机容量的扩充会令负债增加,未来华能的派息率能否维持高水平?
表31:计算华能“内在价值”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纯利 5,430 5,190 5,968 5,968 6,564 7,549 9,059 11,324 14,722 16,194 17,489
(RMBM)
按年增幅 38% -4.4%15%0%10% 15%20%25%30%10%8%
每股纯利0.45 0.43 0.495 0.495 0.545 0.626 0.752 0.939 1.221 1.343 1.451
(RMB)
每股派息0.25 0.22 0.248 0.248 0.272 0.313 0.376 0.470 0.611 0.672 0.725
(RMB)
折现因子(5%)0.952 0.907 0.864 0.823 0.784 0.746 0.711 0.677 0.645
每股派息折现
0.25 0.220.236 0.225 0.235 0.258 0.294 0.350 0.434 0.455 0.468
(RMB)
发行股数:120.55亿股
所以要投资华能之前,一定要深入分析这3个疑问,估计华能的“内在价值”时,所有的假设一定需要考虑这些因素。过去的华能并不代表未来的华能。如何作分析呢?长远来看,电力的供不应求,是可以令到华能产生庞大的现金流,新添置的设施一旦投产,就可以产生现金的收入。现金流的增加,可以在未来帮助公司偿还债项,也能维持合理水平的派息增幅,但可能比不上2003年的增幅。在过去的5年里,每股股息年复式增长率为44.3%,这情况将会放慢下来,但保守估计,未来10年,股息的年复式增长应可维持在11%。每股的纯利增幅在未来的10年也应可维持在12%(参考表31)。我们计算“内在价值”的方式,是将未来华能可能的派息累积起来,然后在10年后,我们用一个合理的价钱出售华能的股票。
华能国电与资源股不同,是一家电力公司,经营溢利是比较稳定的。首先笔者的计法,是先要预计未来10年华能的溢利增幅,如表31所显示,笔者的假设是2004年华能纯利会倒退4.4%,每股派息亦相应调低。2005年会有复苏,增长15%。2006年全国电力市场可能出现供过于求,因此华能可能出现零增长,但2007年将可能是一个新上升循环的开始,一直持续到2013年。笔者估计华能的纯利复式年增长率,未来10年可以达到12%,这个估计应该是保守的。假设阁下持有华能国电10年,直至2013年卖出,届时的市价要如何厘定呢?笔者估计到2013年华能国电的每股溢利是人民币1.451元,用10倍的市盈率计算,即在2013年可以人民币14.51元卖出,折合港币13.69元。10倍市盈率要卖出去是不太困难的,且颇为保守的,这是根据香港电灯在现时没有溢利增长的情况下,仍可以高居于10倍的市盈率。但要扣除通胀因素,所以要将这个价格乘以折现因子,10年的5%折现率为0.6446,即将2013年的出售价人民币14.51元,折现成为今日的人民币9.35元,折合港币8.82元。与此同时,还要加上未来10年收到的股息,由上表可以计出,10年的累积总股息折现为人民币3.174元;将人民币9.35元加上人民币3.174元,得到“内在价值”为人民币12.52元,折合港币11.82元;相较于2004年10月28日收市价的5.95港元,“内在价值”较市价高出99%。
当然,“内在价值”只是一个理论价值,市价比较“内在价值”大幅折让,反映了市场的忧虑。例如其税率优惠能否保持,政策会不会改变;华能股价最近受压,可能是归咎于煤成本高涨,一般投资者可能担心,华能最近收购电厂所带来的负债、利率上升引致利息开支增加,亦可能担心石油价格的急升,会否触发另一次世界性的经济衰退,令中国出口蒙上阴影,令中国电力需求最终出现停滞,而非稳定增长。市场亦有一个论调,指在2006、2007年,中国有可能出现电力供过于求。最坏的假设是煤价持续上升,发电厂的成本不断上涨,边际利润持续萎缩,发电厂最终缺乏财力增添装机容量,陷入恶性循环,中国出现大缺电,整个经济陷于停顿。所以笔者相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一定会正视这问题,迟早一定推行“煤电联动”,避免大缺电的出现。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