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汇丰银行的市场经济专利(3)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回看附录之大表A,汇丰是这12家“千里马”公司中,唯一能够在1997年后大幅度提升溢利的。1997年汇丰银行的溢利为425.5亿港元,2003年溢利已上升至683.25亿港元,升幅达60.5%。这些都是透过收购得来的成果。虽然发行大量股票,每股溢利有所摊薄,但由1997年至2003年每股溢利仍增长了22%,由每股5.36港元上升至6.54港元。用汇丰银行的例子就引证了笔者的经验,选择公司要选择有市场经济专利的公司,而不是单靠法例专利保障的公司,更不要留恋没有任何专利的公司。
汇丰沿用英国会计准则,按若干年来摊销账面上的无形资产。2005年汇丰有可能采用国际会计制度。届时收购回来的业务将按年重新估值一次。如果出现较低估值时(估值比较收购账面值低),汇丰将需要为差额(Impairment)从损益帐中撇除。管理层的估值方法(用现金流折现法来衡量业务的市值),可能因经济环境的好坏而出现大幅波动。利率上升可能增加呆坏帐拨备,个别业务的估值自然下调,该年度损益帐因此受压。新会计制度可能会左右董事局的决策。无法进行大型收购,纯利增幅定必放慢下来。无法发行新股,股东资金的增幅亦有所局限。市场亦可能作出互动反映,担心大型收购会使纯利受挫,当汇丰宣布重大收购时,股价因此大幅回落,最终汇丰再无法发行新股来扩充业务。新的会计制度,可能打击汇丰的市场经济专利,投资者不可轻视制度的些微改变。
图3是汇丰自1977年以来股价的表现并加插入每股纯利,图中可见股价往往对预期纯利的升跌作出反映。
图3:汇丰银行自1977年—2004年股价及纯利表现
图4:恒生银行自1977年股价与每股纯利表现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