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策划的功能及基本原则(3)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4. 可行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是指策划方案可以实施并能取得科学有效的效果,这一原则是策划活动各种规律的综合要求。因为只有可操作性的策划方案才是可行 的,才是有意义的,才是会被客户或顾主采纳的,否则,只不过是纸上谈兵,没有任何的意义。一般来说,具备可操作性的策划方案,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进行可行性分析
一个策划方案的提出,首先人们要看的即是是否操作可行,有没有实效价值。这个可行性分析是一个完整的概念,包括主观经验和客观的市场调查,包括整合力的评估,以便论证这个项目进不进行下去。在进行过程中,要面对多少事情和单位,是否继续做下去,不进行可行性分析,一个策划方案仅凭感觉去决策,这是不正确的。
进行可行性分析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①利害性分析。分析考虑策划方案可能产生的利益、效果、危害情况和风险程度,综合考虑、全面衡量利害得失。②经济性分析。即考虑策划方案是否符合以最低的代价取得最优效果的标准,力求以最小经济投入实现策划目标。③科学性分析。它包含两方面的意思,首先看策划方案是否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在进行了实际调查、研究、预测的基础上严格按照策划程序进行创造性思维和科学想像而形成的。其次分析策划方案实施后各方面关系是否能够和谐统一,是否能够高效率地实施策划方案。④合法性分析。即考察策划方案是否符合法规要求,一方面策划方案要经过一定的合法程序和审批手续,另一方面策划方案的内容及实施结果要符合现行法规规定和政策要求。
(2) 进行可行性实验
为了准确弄清策划方案是否科学可行,可对方案进行可行性实验。可行性实验实际上是可行性分析的最高形式和最后手段。可行性实验一般以局部试点方式进行,检查策划方案的重心是否放在了最关键的现实问题上,方案的整体结构和运作机制是否合理,实施结果是否有效。
(3) 运行性和有效性
策划最为关键的内容还在于策划的运行与实施,一个创意方案被提出,只有付诸于运行才可能具有现实意义。在策划过程中,我们必须注重运行的重要性。事实上,运行本身是一个计划确定好的行为,是按照策划已定的方案实施的过程。然而在实际的操作当中,客观的外在因素影响以及时刻都在变化的环境因素,决定了运行也是一种创新,是一个重新整合的行为。因此,我们在策划时应当考虑到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撑,同时又要考虑天时、地利、人和的时势。运行过程中的时间、地点、人物等非常重要,不应当忽视每一个细节。
有效性在策划实施过程中的主要体现是:第一,用最小的消耗和代价争取最大的利益。第二,所冒的风险最小,失败的可能性最小,经过努力基本上有胜利的把握。第三,要能圆满地实现策划的预定目的。当然,有些策划局部利益的损失是为了换得总目标的实现,这也是值得的。第四,要看是否争取了主动,至于主动性的意义,下过棋或留心过下棋的人就会有很深的体会。
5. 机变性原则
所谓机变性就是随机应变。它是指在策划过程中及时准确地掌握标的、对象及其环境变化的信息,以其发展的调研预测为依据,做到准确及时地调整策划目标并修正策划方案。实践表明,策划不能一成不变,要有调适性。机变性原则是完善策划的重要保证,它的要求是:
(1) 增强动态意识和随机应变观念
策划者要增强策划的动态意识和随机应变观念。策划最忌墨守成规,一成不变。因为谁也无法预测偶然事件的发生,客观因素的变化影响了计划的进行,就需要灵活应对,以应付不测之变。《孙子》中有这样的精辟论述:“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者也。”“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兵器•三十六计解》中,“变”字就是其中之一,作者对“变”字的解释是:“良将用兵,若良医疗痛,病万变药亦万变,病变而药不变,厥疾弗能疗也。”意思是说,良将用兵如同高明医生治病,病不同用药也不同,病情变化了而药方不变,病是治不好的。因此,任何策划都是处于高度机动状态的活动,策划者必须深刻认识策划的这一本质特征,从思想深处建立起自学的机变策划的观念。
(2) 了解掌握标的对象的变化信息
标的对象的信息是策划的基础材料和客观依据,这个基础和依据变化了,策划也应该随之变化,否则,其策划就失去了准确性、科学性和有效性。而标的对象的信息又受多种因素影响,经常处于发展变化的动态状态,有时甚至发生飞跃性或突发性变化。为此,必须不停地广泛了解、全面搜集和及时分析并加工处理这些信息,为策划提供具有真实性、时效性、系统性和可靠性的信息资料。尤其是面对一项策划方案孕育时间较长的策划对象时,客观环境的变化是难以让人意料的,总会有一些因素在时间的推移中会发生变化。策划者就应当对这样的事件与信息了如指掌,否则只能说是一项失败的策划方案。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