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策划的涵义与性质(2)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3. 整体性
策划过程遵循整体性原则是整个策划最终目标得以实现的有力保障,因为每一个细节的安排与布署,都应当是为最高目标服务的,否则其存在就没有任何意义。在策划活动中,要使所策划的工作或活动的各个组成部分、各个子系统相互协调、统一,就要有目的地保持总体的最优化。进行策划,要从全局和长远着眼,而不能仅仅局限于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要让局部为全局服务,让眼前利益为长远利益服务。商品促销中的策略对此即有很好的说明,你在某项单一商品上大打折扣,引来了大量顾客,这些顾客购买的可能不单单是这一项商品,在总体上的盈收上,商家还是提高了收益。
我国古代策划活动就非常重视整体性原则的运用,“田忌赛马”的故事就很好地体现了整体性的重要。
策划的整体性特征在现代变得越来越重要。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社会活动日益复杂,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在这样复杂的动态大系统中,各种社会活动更趋复杂、多变,因此必须有一个合理的整体性策划,把各方面活动有机组合起来。经验和教训都说明,策划者必须时刻遵循整体性原则,离开整体性去搞计划,必然会导致短期、狭隘行为,使长远、全局利益受损。
4. 创造性
策划是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复杂的辩证思维过程,它具有不同于其他思维的特征。这主要体现在:①积极的求异性。创造性思维往往表现为对常见的现象和权威理论持怀疑、分析的态度,而不是盲从和轻信。差异性思维在经济策划中具有很高的价值,各地兴起的特色经济就是“创异思维”的产物。②敏锐的洞察力。在观察过程中,分析事物的相似与相异,发掘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从而作出新的发现和发明。③创造性的想像。所谓想像,就是破除旧有的思维定势,放开自己的思维翅膀,重新组合不同的元素,而形成新的意象过程。拿破仑说:“统治世界的是想像力。”可以说语言把人类从动物中分离出来,而想像把天才从常人中分离出来。这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环节,它不断创造着新表象,赋予抽象思维以独特的形式。④独特的知识结构。这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⑤活跃的灵感。灵感是创造性脑力劳动的结晶。对问题和资料进行长期的思考和探索,直至达到思想的饱和状态,是产生和捕捉灵感的最佳前提。灵感的出现是与敏锐的观察能力,丰富而活跃的想像能力和联想能力密不可分的。
策划的过程其实就是创造性思维发挥的过程,或者说是创造性思维与策划活动的结合过程。创造性思维是策划生命力的源泉,它贯穿策划活动的方方面面和策划过程的始终。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进步的源泉,创造性是策划的必然特性。失去了创造性的策划活动不能称之为策划,而只是固有行为模式的照搬,是一种简单的模仿。
5. 程序性
策划是按一定的程序进行的。由非程序性转向程序性是策划的历史必然趋势。古代策划活动,绝大多数是属于经验直观型策划。这种类型的策划并不是按照严格的逻辑推理和一定的程序进行的,而更多地依赖于策划者的个人因素。策划者的能力、才干、经验、阅历等因素直接决定了策划的成功与否,因此这种非程序性、不规范的策划带有很大的随机性。为了保证策划方案的合理性和高成功率,现代策划不可避免地趋向程序化。程序化的策划并不排除策划者个人因素的重要作用,但这种策划不是完全地或主要地依赖个人的能力和经验,而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依照严格的逻辑推理程序进行的。尽管这种程序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和更多的精力,似乎有些“麻烦”,但却能有效地减少策划的失误,保证策划的合理性和高成功率。
策划的形式多种多样,每种策划都有其特定的程序,但基本过程是一致的。有关这些内容在策划的运作过程中有专门讲述,在此就不多言。总之,策划程序是成功策划的有力保障,不按照严格的逻辑推理过程行事,往往会造成策划工作的混乱,导致策划失误。
6. 现实可行性
可行性是指策划方案可以实施并能取得科学有效的效果。这一原则是策划活动各种规律的综合要求,因为可操作性的策划方案才是可行的,才是有意义的,才是会被客户或顾主采纳的。任何策划,如果不立足于现实,不能对现实工作起指导作用,这种策划就是毫无意义的,充其量只能算是一种美妙的幻想,一厢情愿的愿望。三国时期的马谡自幼熟读兵书,熟知兵法,却不顾实际情况,机械地照搬兵法,扎寨于山顶,以为受敌包围后可以起到“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效果。他没想到,司马懿却围困而不进攻,结果蜀军非但没有决一死战的勇气,反而弄得人心瓦解,士气涣散。策划必须将人的思维活动和客观事物运动的规律相结合、相协调。如果二者发生背离,这样的策划是不能成功的。
策划的现实可行性要求策划者在现实所提供的条件基础上进行谋划。如果条件不具备,就应该善于等待。一方面等待条件的出现和成熟,一方面积极创造有利条件,才是正确明智的作法。在这方面,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是个极好的例子。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情况下,诸葛亮稳住蜀吴盟军,终于盼来东南风,一场火烧赤壁的大战就这样开始了。“借东风”因为看来似乎是不可能的,所以被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其实,这是诸葛亮精通气象知识而胸有成竹的表现,他的一系列策划都是建立在这个现实条件上的。策划的现实可行性要求策划者一定要尽可能多地掌握各种现实情况,包括有利的、不利的因素和正反两方面情况,然后对其进行客观分析,再进行策划。这样的策划才合理可行,否则,凭空策划,难免要遭失败。
7. 调适性
策划活动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机械的,而是有弹性、灵活的,具有调适性。
运动是绝对的,世界在不断运动变化发展,万物都处于动态变化的环境中。社会生活方式在变,市场环境在变,人们心态也在变,僵化机械的策划显然行不通。这样,策划的调适性就是必不可少的。策划者应该在保持一定稳定性的同时,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对策划进行调整和变动。调适性与现实可行性是相互配套的。
以上几个方面的特性并不是完全独立的,它们相辅相成,协调统一。只有这样,策划活动才能为策划者和执行者架起通向成功的桥梁。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