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价格或差异,一碗难端平的水(2)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从这个角度分析,格兰仕是成本竞争战略的忠实信奉者,它在市场竞争中频频使用降价的手段,以确保总成本领先的优势。生产规模每上一个台阶,价格就大幅下调。当生产规模达到125万台时,格兰仕就把出厂价定在规模为80万台的企业的成本价以下;当规模达到300万台时,格兰仕又把出厂价调到规模为200万台企业的成本线以下。凭着成本领先战略,格兰仕在行业中的绝对领先地位使其逐渐垄断了全球的微波炉市场。
诚然,价格优势是所有厂商努力追求的目标,它看起来简单,实际操作起来却很难,单单从某一方面降低成本根本没有意义,因为价格低廉必然要造成质量下降,能够在保持具有竞争力的质量的前提下取得成本优势并不是大部分厂商的能力所在。
因此,取得差异化的竞争优势相对而言成为大部分企业能快速获取的竞争优势之一。
对产品价格及成本的降低难度总体上高于差异化的难度,因为哪怕对产品进行局部创新,也能引起顾客的兴趣,尽管这种创新并不能真正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但进入门槛事实上比降低成本要容易得多。
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就中国企业的现状来说,成本优势是绝大多数中国企业生存的根本,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不规范的用工制度、无视专利的模仿技术等,都造成中国企业的竞争战略基本上选择了成本。许多中国企业在国际产业链中主要具备的是生产、制造的成本优势,于是他们就做国际价值链的生产车间,按国际惯例这种做法被称为OEM,也就是将本国的设备、原料、资金和技术等生产要素与国际品牌合作,将成品卖给商标的提供者,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贴牌生产。
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OEM企业在整上产业价值链所起的作用是很容易模仿和取代的,其利润率基本受上下游掌控,如果不逐渐走上差异化的战略道路,所谓的拉美现象很可能在中国重演。
个性的才可能是差异的,差异的才可能是独特的,独特的才可能是高价值的。
中国企业要形成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培养自己的差异化竞争优势,而不是相对的竞争优势。但这种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必然会带来成本的上升,当然,这种成本上升的幅度必须要低于差异化带来的增长溢价,不然厂商就会失去对差异化的追求。
如何才能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呢?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