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亏损企业变成了格力王国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严格控制,使两个亏损企业变成了格力王国
提起格力电器,就不能不提格力电器的创始人朱江洪。
1988年,朱江洪回到故乡珠海,先后任冠雄塑胶工业公司总经理、珠海空调器厂厂长。朱江洪接手这两个企业时,它们都是亏损企业,且处于倒闭边缘。朱江洪发现,这两个企业不仅经济效益不好,而且人心涣散,毫无纪律性可言。经过调查,朱江洪基本弄清了企业亏损的缘由。在这两个企业里,员工拿的钱不多,就是一百来元钱,而且企业也没有给员工布置具体的工作任务,于是,几乎所有的员工都视这份工作如兼职一般,在外面倒卖点小商品,所得的收入远远超过企业支付的固定工资。
思前想后,朱江洪总算弄明白了事情的关键所在——缺乏管理,缺乏控制。冠雄塑胶工业公司和珠海空调器厂皆有国资背景,这两家国企过往的管理者,显然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甚至是思想观念出了问题。诚然,当时在国企,就算做第一把手,也只拿工资,没有奖金,没有股份。于是,普遍的人选择了随心所欲地干,轻轻松松地干。
但朱江洪不在这普遍人群的行列。他决定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地干,并决心在这里得到大家的认可,得到职工的拥护,使国家的资产迅速升值,从而实现自身价值。
朱江洪是雷厉风行之人,他言出必行,行之必果。针对企业亏损的状况,朱江洪做了三件事。
控制人心,是朱江洪做的第一件事。当时员工人心涣散,斗志不高,整个企业毫无战斗力,朱江洪急于改变这种局面。他利用所有属于他自己的时间,分批或单个,对全体员工作思想动员。他除了鼓动人心,还使出浑身解数,使绝大多数的员工相信企业的美好未来,相信企业能够给每位员工带来成功。通过不断的努力,人心被鼓动起来,大多数员工对企业都有了浓厚的兴趣,并且渐渐建立起了对企业的信心。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思想交锋,朱江洪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和支持。他成功地控制了人心,而更为重要的是,他激活了人心,使员工看到了近在身边的机会和希望。
控制工作中的行为,是朱江洪做的第二件事。朱江洪比谁都清楚,光有忠诚和热情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实实在在的工作才能创造效益。朱江洪接手的两个企业都是烂摊子,管理制度极不完善,长期的放任自流更使员工养成了许多不好的工作习惯。面对这些困难,朱江洪选择了实实在在的行动。朱江洪制定了严格的管理规定,并以身作则,以图起到示范作用。让朱江洪欣慰的是,经过一个月的努力,成效初现。当然,总有以身试法者。对于那些违反有关规定的,如出去倒卖小商品、上班迟到、早退、矿工等,朱江洪铁面无情,全都给予严厉的处罚。刚开始,被处罚者颇有微词,积极性骤降。但当员工看到朱江洪以重典处罚了自己的一个亲戚时,都明白了他的苦心。员工们相信,朱江洪所作所为都是为了企业,为了工作。员工们都树立了这样的观念:朱总虽凶,但只要大家按质按量按要求完成工作,他就是温柔的。经过不断的规范和整顿,朱江洪使员工在工作中逐渐形成了良好的行为模式,并通过不断的控制,使这些良好的行为模式成为一种工作习惯深深地烙印在员工身上。
控制企业资源,使之用得其所是朱江洪做的第三件事。朱江洪动手改革之前,这两个企业都缺乏对资源的有效管理,存在不少公私不分、公为私用的现象。更糟糕的是生产物资常常不能及时到位,拖慢了整个企业的运转速度,丧失了许多市场机会,增加了运营成本。朱江洪一狠心,将宿舍搬到了仓库,亲自督阵。一个月下来,情况全面好转。
就这样,朱江洪亲历亲为,经过艰苦而实在的努力,先后将处在亏损状态下的冠雄塑胶工业公司、珠海空调器厂救活。曾有人问朱江洪救厂绝招,他只说了一句:控制,将一切都控制在正确的轨道之内,企业自然能生存发展。
控制的作用可见一斑。一个企业要成功,光有员工的热情、才干或企业资源,是不行的。通过严格而有效的控制,管理者才能将员工的热情、才干和企业资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达到热情有所专注、才干有所发挥、资源能充分利用的理想效果,并使之产生最大的效益。
1991年,冠雄塑胶工业公司与珠海空调器厂合并,组建成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朱江洪被任命为总经理。组建之初,格力电器仅有一条落后世界10多年的空调组装线,年生产能力不过2万台,其在市场竞争中并不占优势。
但是,路遥知马力,是金子总会闪光。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