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天灾人祸难逃噩运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那些走下坡路或逝去了的企业,或许还曾经作为中国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个典型,然而却也无可奈何地走到了今天的地步。如今,我们只能用“悲怆”两个字来形容他们,他们多年来演奏的其实就是一支管理的悲怆乐曲。明天的太阳是美好的,可是他们再也看不到了。面对他们,我们是否曾经扪心自问?明天,我们会怎么样?明天太阳,我们是否还能够看到?
问生说死。想做伟大的企业就得先研究企业都会怎么死,只有把企业的死法研究透了,才能更好地研究怎么剩下来的。死都研究完了,对未来的预期也就清楚了。一个企业连死都不怕,还怕什么?一般情况下企业的死因主要有天灾人祸、相互厮杀、环境恶变等几种。一个企业要想不死,也要从应对死亡开始训练。
1.天灾人祸难逃噩运
虽然说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但很多企业还没有看到明天的太阳,就夭折了。企业的竞争越是激烈和残酷,企业的变化也就越剧烈。人们几乎再也看不到企业生长、发展、繁荣、停止、衰亡的过程,大多数企业很难完成它的开创期,便悄然而去。
为什么世界上那么些优秀的大公司能够长盛不衰,而太多的中国著名企业却摆脱不了昙花一现的宿命?翻开中国企业的沉浮兴衰史,我们看到无数的企业曾经风光一时,消失时却是无声无息。曾经辉煌盛极一时的名字,在人们的遗忘中淡去。
著名经济学家魏杰教授就曾经下过一个预言:“这是一个大浪淘沙的阶段,非常痛苦,我估计再过十年,现在民营企业200个中间有一个保留下来就不简单,垮台的垮台,成长的成长”。 历史仿佛一步一步印证这一点,随着中国市场的开放及跨国公司在中国的进一步长驱直入,中国的竞争更加炽热也更加残酷。
各种危险变成现实和普遍,因为全球化企业越来越多地面临社会的变革、自然的灾难,地缘或国家性政治的不稳定因素和其他的市场震动威胁。从各种冲突的发生到商业环境的改变,企业受到越来越多和越来越大的冲击。
社会的变革是造成企业覆灭的重要原因。企业的兴衰与社会形势是紧密相连的。符合社会潮流的企业可能顺势而生、顺势而长;那些不符合社会形势的企业,只有自认倒霉了。再风光牛气的企业,遇上社会形势发生逆转甚至社会变革,也只能认命。比如说,萨达姆时代伊拉克最好的企业,美国人来之后就死了。社会形势的改变,必然影响企业的发展。就是在现今的俄罗斯,那些曾经呼风唤雨的经济寡头的日子也是每况愈下。2005年5月31日,尤科斯公司的总裁霍多尔科夫斯基因被指控在1994年收购“阿帕季特”磷灰石公司时犯有“商业诈骗、偷漏税款”等罪行而最终被判9年有期徒刑。那些前俄罗斯的富豪们,也都大多出逃国外。
人为的灾难,依然会让企业走上倒闭之路。比如说,美国的911事件导致全球股市激烈动荡,经济损失巨大,并加速了美国经济的衰退,就连欧洲、日本也都进入衰退期,全球经济恶化的程度和范围比预估的更为严重和广阔。在某地一天之内发生的一个事件,其影响可能将长久地波及整个世界。911恐怖袭击发生后,通用汽车在北美的汽车销量急剧下滑,面临空前的市场生存压力。9月13日北美通用汽车销售下挫40%,个别地区达到50%,而在灾难发生地纽约更是无一人买车。这真的应验了那句:亚洲的一只蝴蝶煽动了一下翅膀,在欧洲也可能发生震颤。
企业除了要面对现实世界的各种不安定因素外,还要应付来自网络世界不断威胁人们的安全的虚拟危险。当今世纪是乘全球一体化的信息高速公路而向我们飞驰而来的。当人们进入信息高速公路看世界时,视野忽然开阔,思路忽然清晰。在全球十亿台计算机连网的未来信息世界中,人类的生活将是数字经济的生活,你的车上会有卫星联机的计算机,随时可以告诉你最新的信息。因特网的使用正在深刻冲击着传统的经营管理理念与方法,电子商务的兴起与发挥作用是发展极快、影响广泛而又深远的一个重大动向。然而,这一切,却完全可以毁在一个电脑黑客的手中,因为他编写的计算机病毒可以导致全球无数的计算机瘫痪,无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受到破坏。
人口的变化引起商业环境中可预期的以及不可预期的变化。有专家预测,在未来的40年中,前20年的中国将面临就业与失业的压力,而后20年则面临老龄化的压力。根据世界经济发展进程的一般规律,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从500美元向3000美元挺进时,往往是受人口、资源、环境等瓶颈约束最为严重的时期,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企业则更难以成活。
还有,无法预料的自然灾害,也能够使企业一夜之间成为齑粉。假如来一场大地震,企业就会破产了。日本地震,很多企业就消失了。自然灾害也使我国每年平均蒙受几百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和数万人的死亡,而且严重冲击了社会经济、政治,成为社会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1998年我国长江流域发生的大洪水,2003年发生的“非典”,都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这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不言而喻。2004年12月26日,东南亚几国遭受了40年来全世界最强烈的地震(里氏90级)。这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海域,而它的影响远远延伸到周边地区。由地震产生的10米高的海啸,以每小时500公里的时速扫过安达曼海和印度洋。致命的海浪淹没了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印度等国家的海岸和岛屿,造成近15万人死亡,数千人失踪。它的巨大影响冲击亚非11国,是人类数十年来遭遇的一次最严重的国际性灾难。亲友遇难、财产损失,令人悲痛,对各国经济的影响也比较大。受灾地区物价上涨、食物短缺和能源遭受破坏,导致这些国家承受通货膨胀的压力。当然,在不同部门,或许会存在一些短期的赢家或输家。旅游观光业、航空业以及保险业都遭受到一定的损失,只有建筑业会成为大赢家。从这里可以看出,即便是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仍然不能摆脱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
可见,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要随时面临着各种致命的打击,威胁着企业的生存、发展、壮大。正确认识和面对这些挑战,并制定出积极有效的对策,真正地做到保全自己,对每个企业都是一项迫切而亟待解决的课题。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