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富人怕没文化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北大的学生埋怨说,来上学的大腕太多了,伙食都贵了。
确实,不光是北大,只要是稍有名气的大学,都办着名目繁多的进修班,上至MBA,下至短期培训,越是价格不菲,越是门庭若市。只要专业设计得好,再有几个名气大的老师,再高的学费也不愁没有人读。就专业的设置来说,最热门的当然是经营管理,教人如何赚钱,自己也就不愁没钱赚了。
某策划大师公开洗脑,所到之处人头攒动,买一张200元的门票,还要开后门。听完出来的人,个个红光满面,很开窍的样子。
知识和文化空前的值钱。过去一个富人一掷千金,买了一件衣服或是一顿美食,人家就说他是暴发户心理,个人形像很不好。现在一个富人一掷千金,买一套课程或者一个文凭,大家都异口同声称赞,说他有强烈的上进心,用知识武装头脑。
富人都要学习了,现在的富人最怕没文化。
2002年,北京市地税局第一次明确,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人定为重点纳税人,予以监控。被监控的都是哪能些人呢?
根据海淀区的统计,主要包括7类人:在区里任职受雇的外籍人员、华侨和港澳台同胞;外资企业中方雇员;高新技术企业雇员;大学教师;中科院系统研究人员;个人独资合伙企业的投资人;其他包括大型国有企业、乡镇企业、银行、出版社等各行业人员。
可见,这里面没有一个是靠出卖体力的。如今的社会,充分体现了人脑的价值,更加验证了古老的格言:知识就是力量!
中国的事情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正如股市上广为流传的“炒股要听党的话”,“富人”致富,也必须和改革的步伐一致。中国的改革既然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主旋律,那么计划经济的市场化就是这场改革的核心。市场是个纲,纲举目张,谁抓住了市场化的脉博,谁就搭上了致富的快车。
八十年代中期,最早的市场化是流通领域的市场化。无非就是买进卖出,赚个差价,只要你不怕投机倒把,南下广洲,北上俄罗斯,几年跑下来,没有不赚钱的。
乱世出英雄,遥想当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还称了王,把个秦朝弄得摇摇欲坠。但是最先揭竿的人,总是坐不了江山的,最终把事情搞定的,还是刘邦那小子。历史上无数次的农民起义都是如此,除了客观的诸多原因,恐怕还是与自身的素质有关。
最早起事的人,大多是草莽英雄,靠的是侠肝义胆,甚至一身蛮力,本能的东西多一点,深厚的底蕴少一点,终是难成大事。就算是自身素质尚佳,起步太早,也必然要吃亏。任何一个伟大的事业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必然是有不断的牺牲和淘汰,作为一代打基础的人,多半就在这个过程中淘汰掉了。先行者不可能是最后的终结者,后人能站在前人肩上,无论如何也更高一些。
现在再来看八十年代的倒爷,钱是赚了不少,但素质普遍不高,就凭那几板斧,在风起云涌的改革浪潮中,很难走得更远。
随之而来的第二次市场化浪潮,是生产资料领域的市场化,大约在80年代后期。这时的胆量和体能就已经不太管用了,要想在“双轨制”当中跑出差价,除了有心计,还得有背景,倒服装和倒钢铁、倒土地,那完全是两回事,拿到了批文就等于拿到了钱,权力第一次大规模的成为资本。说实话,那时候的知识是不值钱的,没有人能靠知识赚大钱。
直到第三次浪潮,90年代初期的金融领域的市场化,知识阶层才看到了一线曙光。随着金融体制的改革和上市公司的大量出现,股市成了富人的孵化器。尽管除了上市公司本身的员工,要想获得原始股,多少还是得与权力挂钩,普通人是难以染指的。但毕竟,有了股民,有了股评家,有了庄家,有了操盘手,这些人都在一个市场里混,在这个市场,知识和头脑,对于胜败具有了前所未有的意义。
但是知识阶层的全面胜利,还是在第四次浪潮,在90年代中期开始的知识与技术市场化。我们现在所熟知的柳传志、王志东、张朝阳、丁磊等等,细算起来,也就不过是几年时间,仿佛一夜之间,如雨后春笋,中国的富人,而且是超级富人,就冒了一地出来,其声势简直有点令人恐怖,这就是知识经济的特征!
知识迅速的转变为资本,从精神财富落实为物质财富。
同时,权力对经济的影响渐渐淡化,经济越来越按照它本身的规律运转。当经营管理真正成为一门科学时,知识就显示出了它固有的价值。知识是第一生产力,现在再来回味这句话,确实能够体会到它的真谛了。没有知识,不再是没有风雅,没有格调这样的小问题了,而是意味着没有竞争力,这可是关系着生死存亡,谁又敢忽视呢?
所以富人怕没文化。一是怕真没文化,二是怕显得没文化。
真没文化,应付不了现代社会的竞争需要,所以他们拚命学习,吸取一切可用的知识,并且消化它们,使之变成自己的营养。
但对不少的富人来说,生意本身就像个巨大的黑洞,吞噬着人的精力,无穷无尽的具体事务、应酬,再加上奢华享受的诱惑,其实这两者往往是互为因果的,忙于事务,疏于思考,整个人也就很容易物质化了,也就很容易陷入物欲的陷阱。而一旦陷入物欲,就更加不能充实头脑。
文化的具有不是一朝一夕的,更不是轻而易举的,但又是必须具有的,所以不能具有的人,就只好退而求其次,让自己显得有文化。
好在显得有文化,在我们这个包装技术日趋发达的时代,毕竟不是一件难事,富人有钱,一切都在掌握中。
所以富人怕没文化。一是怕真没文化,二是怕显得没文化。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