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事件管理——新职业蓝图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伊妹儿:谁应当管理2008年北京奥运会?50万够不够?  伊玩特:中国自己的具有全球视野的事件管理人。50万年薪太少了!我可不干!    伊妹儿:EM是什么?  伊玩特:眼球的长征!或事件管理。    伊妹儿:最酷的职业是什么?  伊玩特:全球事件管理人!    50万年薪招全球一流的事件管理人  去年,北京市人事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招聘公告,面向海内外招聘2名奥运经济高级职员,并开出年薪50万元的高价,有意者可于9月1日至30日通过现场报名或网上报名的方式参加应聘。  招聘公告称,本次所招的奥运经济高级职员的职责是研究拟订利用奥运商机推动北京市经济发展的实施方案;研究北京奥运经济特点及其发展规律,参与制定北京奥运经济发展政策;为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奥运经济决策中提供论证、咨询、评估的意见和建议;参与奥运经济领域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  这次招聘的报名条件要求相当苛刻,没有博士学位也得是经济领域专家,还要有从事奥运经济研究或管理工作2年以上的经历,或参与过其他奥运主办城市奥运经济的研究或策划工作。还要求对北京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一定了解;国内人士需精通英语,海外人士需精通汉语。  北京市面向海内外招贤纳才已不是新鲜事,但年薪50万元公开招聘奥运经济高级职员却是头一遭。从市发改委了解到,招聘公告9月1日发布以来,得到了海内外人士的热情关注。40位报名者除中国人外,还有美、英、澳、加拿大、比利时籍人员,最小的22岁,最大的60岁。其中博士就占了40%,经济学及管理学专业人员占到34名,有海外学习及工作经验的占19人,从事过奥运经济研究、管理、策划及体育产业研究工作的有7人。市人事局、市发改委欢迎更多海内外人士踊跃报名,为北京奥运经济出谋划策。  奥运会这样的超级事件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管理人才呢?  “奥运经济高级职员”的职位事实上只是奥运会急需的奥运会事件管理人才的一个类别。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到1988年汉城奥运会,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2000年澳大利亚悉尼奥运会,到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组织与策划过程中,雇用的事件管理专家都达数千人。  据有关专业人士指出,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和近年来我国体育产业的迅速发展,必将带动重大事件管理、体育事件管理、体育营销方面的人才畅销。据测算,目前全国体育事件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至少有1万名,而直接参与奥运会这一世界最高级别的事件管理、体育事件管理、策划和运营的国际化、职业化高级管理人才,更是凤毛麟角。  谁是事件管理人  事件管理专家(event professional)或称为事件经理(event manager)是运用事件管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于各类事件进行精心研究、设计、筹划、管理、协调与评估的专业技术与管理人员。  由于事件管理是一项崭露头角的学科和迅速发展的职业,在中国对于这项正在风靡全球的职业介绍较少。事件管理发源于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成长。在21世纪的头十年里,它的成长速度还要加快。  按照戈德布莱特博士的定义,为了庆祝、教育、营销、宣传、娱乐的各种公众聚会就是事件管理行业的产品。事件管理行业涵盖了万花筒般的精心策划的文化、娱乐、体育、政治和商业事件:从奥运会、世界杯、世界博览会、跨国公司产品全球巡回展到城市艺术文化节,从公园、广场和历史名胜地的演出到政府的公众聚会,从小型会议、婚礼到万人观赏的比赛,从公司促销节目到特殊事件旅游,从社区休闲活动到慈善筹款,事件成为休闲、商业、旅游、娱乐、会展、体育、文化领域内最激动人心的现象。它们的魅力来自每个事件的天生的独特性和有限的时间,与永久的机构和景点不同。它们贯穿着注意力的始终,它们的缀满庆祝与欢乐的斑斓色调超越了平庸无奇的千篇一律的乏味生活。  毫无疑义,精心策划的事件在数量和类型上的惊人增长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无数的商业机会,新涌现的职业方向,对休闲旅游业的推力,事件管理人的职业化和全球化。事件管理作为一个独立领域被教育机构日益接纳,事件管理专业组织在全球风起云涌。它的宽泛的领域包括:超级事件的管理与营销,大型会展的策划,特殊事件的制作细节,与跨国公司、非营利组织紧连的事件营销与赞助,公众节庆,与私人生活息息相关的诸多事件。  在全球市场,具有新创意和新主题的事件每天都层出不穷。世界对每一个精彩事件翘首以待,媒体不停地用新文化来包装千奇百怪的事件。全球范围内的消费者的关注给了事件以市场的巨大价值与动力。事件管理逐渐成为幕后的推手。  事件管理以其完美地结合了艺术与科学的独特定位迅速改变着受众的习惯、品味、记忆、理解,以及对品牌、形象、概念的接受度。事件管理与各个主要产业的有机融合拓宽了其影响的领域,促使美国企业界与管理界对此进行跨领域的研究与推广。  谁应当管理2008年北京奥运会  中国北京奥委会组委会副主席李炳华称,预计到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时,奥组委工作人员总数将达到4000名左右,目前人才缺口达3000余名,预计到2007年将达到人才需求高峰期。据了解,从2004年6月到2008年奥运会举办之前,在北京奥运会组委会网站(http://www.beijing2008.org利用奥运商机推动北京市经济发展的实施方案;  2. 研究北京奥运经济特点及其发展规律,参与制定北京奥运经济发展政策;  3. 为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奥运经济决策中提供论证、咨询、评估的意见和建议;  4. 参与奥运经济领域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    还应着重研究  如何对奥运事件历史作全面调研;  如何比较与评估不同奥运事件的优势和劣势,并发展与实施自我定位的战略;  如何决定是否拥有合适资源以制作最佳奥运会;  如何发展、实施与评估奥运赞助项目;  如何提前启动整个运转系统以实施奥运营销计划,出售电视、广播及网络转播权,标语定位,实地广告,及使用奥运特许标识;  如何运用每一种可能的风险防范工具,策划出安全、成功的奥运事件;  如何制定策略以招募、培训、管理高素质的奥运志愿者;  如何与政府官员、安全人员协调确保开幕式符合历史传统、当地习俗、法则法规;  如何应用高新科技进行现场管理;  如何设计、计划、管理、评估奥运授奖仪式;  如何建立有效的奥运评估体系。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