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第13节 人在拥挤的电车里反而更安心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人在拥挤的电车里反而更安心
像西田这种情况,是能够在办公室里看稿子的。也可以在家里看书。但如果那样的话,就会受到干扰。而在电车里,谁都不会来干扰你。那种环境是与西田所说的“集中精力的胜利”紧密相连的。
电车里,即使人再多,也用不着在意。因为周围都是陌生人,所以没有必要像对熟人那样介意。因而是集中注意力干某件事的最好空间。
而且,能不能集中注意力并不受拥挤程度的影响。当然挤得不能动弹的话,另当别论,稍微挤一点是能够集中注意力的。也可以这样说,人稍微多一点,反而更容易集中注意力。
有一个调查结果很有趣。
在前面讲过的《上下班电车里的人的行为学》里,作者小林朋道以在电车中所观察到的人的各种各样的行为作为题材,其中记述了有关电车乘客的“转移行为”的次数。
“转移行为”是动物行为学的术语。是指“内在的紧张状态和纠葛状态下所表现出的‘不合时宜的’突发性行为”。据说,在哺乳动物和鸟类动物中,经常能看到这种行为。
用在人的表现上,就是在人际关系的紧张状态下,内心不平静时,无意识中所做出的不必要的行为。做出了可以不做的动作。
乘上电车的人,是新加入正在乘电车的集团的“动物”。在确定自己的位置或是决定放置自己行李的位置期间,会出现摸摸下巴,抓抓头发的“转移行为”。
于是,小林将站在车门口的乘客的这种转移行为的次数作了统计。结果显示,车越挤,转移行为就越少。
在电车中,人越少,纠葛就越多。也就是说,人一多,紧张感就弱,心理上的稳定状态就容易提前出现。
像这样,在某种程度上拥挤的电车中,人却能安心地专注于某件事,这也得到了科学上的证明。
西田在适当拥挤的山手线电车中,集中精力阅读稿子,这也是合乎情理的。
一个人想集中精力处理某件事的时候,多半想找一个仅有自己一个人的地方,可是,别忘了,积极灵活地利用上下班电车也是策略之一。
若乘新干线上下班“生活在家乡,上班在东京”也成为可能
金子雅道(40岁),两年前在家乡福岛县买了房子。工作单位是东京都板桥区的化学公司。从那时起,金子就开始乘新干线上下班。
他以前住在埼玉县的浦和市,所以上班路上只要三十分钟。除了上班近以外,浦和的环境也不错。但作为长子,他一直放心不下住在家乡的父亲,老是想着回到家乡福岛去。
离开生养自己的土地,远去首都圈或大城市工作的人很多。特别是长子和长女,经常会听到他们说有和金子一样的烦恼。
这时,他们想到了作为公司福利待遇的一种,可以利用新干线上下班的制度。“乘新干线上下班,所需交通费的九成由公司负担”这一待遇非常优厚。
“那时,不到7000人的公司职员,有十几人利用新干线上下班啊。”
在地价居高不下的东京拥有房子也许很难,所以新干线上下班制度是公司希望职员能在地方上拥有房子,但这一制度并没有深入人心。
自己在家乡买下房子后,让家人居住,而自己继续在东京上班……一般情况下,这两样是很难同时实现的。而有了新干线上下班制度以后,这种愿望却可以实现。金子决定利用这一制度。
“那时,女儿小学四年级,儿子小学一年级。也想在一个空气好的地方,轻松愉快地抚养他们。”
金子从新白河站乘东北新干线到大宫需50~60分钟,再从大宫乘JR埼京线到浮间舟渡需20多分钟。从这列车到那列车,路上总共需要一小时三十分到一小时五十分钟。
同以前相比,可以说路上的时间要长一些。可这个时间与从千叶县、埼玉县、神奈川县等东京近郊去东京市中心上班没有太大的差别。
在新白河站一下车就是“福岛人”
乘新干线上下班,不仅实现了“孝顺父母”的愿望,而且自身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上班的车上有位子坐也是一大优点。还有一个巨大的好处,就是在家里和在单位里不同的心情可以互相切换。”
东京的单位与福岛的家庭,在来回的途中,工作人和家庭人的开关很容易切换。
“福岛与东京气候和人情都不一样。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回来时,在新白河站一下车,就变成了‘福岛人’啊。我本来就是一个性格不爽快的人。以前即使乘上了回家的电车,脑子里还想着工作上的事情,就算回到家里,也挥之不去。不善于心情的切换。”
乘新干线从东京到福岛,从福岛到东京,在这来回的过程中,金子的心情和大脑也由工作到家庭,家庭到工作,来回切换。
采用新干线上下班制度的公司虽然目前还不太多。但据金子说,从新白河站到东京上班的人数,光他早晨乘的那列车就有100人以上。
既有利用公司这种福利待遇的人,也有不利用这种待遇的人。而乘新干线大老远去东京上班的人倒是不少。
金子从新白河站到大宫站乘新干线三个月的月票需要37万日元。如果没有公司的福利支持,这一金额自己是负担不起的。假如有人希望在东京工作又住在东京近郊以外的地方,那么有必要再确认一下该公司的福利待遇制度。
是选择搬家还是选择单程需乘两小时的新干线上下班呢?
在东京大学当助手的中泽港(35岁),也是乘新干线从长野到东京上班的新干线上班族之一。
本来租公寓住的中泽,从宿舍到单位走路只要五分钟,是比较理想的。但他却面临着某种选择。
“妻子在长野短期大学任讲师。录用的条件之一就是家住长野。至少妻子要移居到长野去。”
问题是,中泽怎么办?
由于孩子还小,所以也不想搬家。而且,只有中泽一个人住在东京,周末利用限次乘车券回长野。即便这样,光交通费每月就要8万日元,再加上东京宿舍的房租,要超过10万日元。如果利用新干线上班制度的话,使用月票从长野到东京上班,即使算上自己负担的费用,也花不了多少钱。
“而且,乘长野新干线,心情也愉快,在电车里还能干些事情。”
这样一来,中泽决定乘新干线上下班。住所也由东京搬到了长野。上班时间也由“徒步五分钟”变成了“两个多小时”。
早晨骑自行车到长野站。在新干线车上打开笔记本电脑,写一写自己的专业人类生态学方面的论文和稿子。
“工作取得了巨大的进展,自己都感到吃惊呀。我觉得一天的研究活动有一半是在新干线上完成的。”
关于工作上取得进展的原因,中泽作了如下说明。
“在大学里,通过电话和电子邮件‘与外界相互作用’,是由不得自己的。而在新干线上,没有任何干扰。至少有两个小时能够集中精力做一件事。长野站到上野站需要90~100分钟。作为保持精力集中的工作时间,足够长了。”
中泽由于自己爱人的工作调动而开始了远距离上班。可他却把新干线上的时间完全当作了自己做研究的时间。这也是一段密度很高的时间。
可以说,新的经验会产生新的成果吧。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