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必须保持经济独立(1)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每个人都梦想着在30岁之前成为“富翁”,但是有些年轻人不幸成为了“月光族”,甚至不幸沦为了“负翁”。这些“负翁”没有储蓄或者现金储备,这意味着他们总是把赚来的钱全部花掉,甚至还会透支一点,因此手头总是没有多余的钱。如果没有了收入来源,他们就会立即险入困境,将无法支付房租或者分期付款的费用,甚至连饭都没得吃。
没有钱的人就好像长时间没有吃饭的人眼睛里只有食物一样,除此以外什么也顾不上。同样,有经济困难的人也无时无刻不在想他们的金钱问题,他们已经无暇顾及其他事情了。债务会把一个人的体力、气魄、人格、精神、志趣、雄姿消磨得一干二净;由于债务对人的压迫,还会把一个人一生的希望全部毁灭。
一个人需要足够的钱才能无忧无虑。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称金钱为“安全因素”。这意味着需要一定数量的金钱才会有安全感。如果入不敷出,人就会终日为钱而苦恼。如果一个人的钱除了维持生活还绰绰有余,他就会感到很轻松,从而有时间和精力去考虑更重要的事情。所以必须保持经济的独立,不要依赖银行贷款和债主去生活。富兰克林的《穷查理年鉴》里有句话说得好:“借钱等于自投苦恼的罗网。”
对于金钱而言,重要的不是赚了多少钱,而是实际上存了多少钱。很多人在工作的时候赚了大笔的钱,但是却不得不依靠亲友和银行来生活,等到他们年老以后也不得不依赖社会保障系统。这是因为他们虽然赚了很多钱,却没能把钱存下来。当一个人有足够维持生活的钱时,他才能开始考虑自己的健康、人际关系以及怎么才能让事业更上一层楼。
实现经济独立有三个支柱,它们分别是储蓄、保险和投资。首先必须积累一笔能够维持二至六个月生活的费用,然后把这笔钱存进银行,以确保一旦遇上紧急情况,这笔钱马上就可以兑换为现金。
支柱之二是购买保险。对于无法独自承担的任何意外事故或者突然事件,任何人都应该购买保险。对此永远不要心存侥幸,许多人因为想要省下买保险的钱而毁了自己和全家人的生活。要知道洛克菲勒正是靠保险才发财的,如果不是他抢在暴风到来之前给安大略湖上的一艘货船购买了保险,世界上将少了一位亿万富翁,而多了一位破产者。
最后,如果一个人已经有了一笔储蓄,同时已经买了保险,接下来就应该认真作调查,谨慎进行投资,或者与自己信任的人共同投资。
养成储蓄的习惯有助于人们实现经济独立的目标。首先必须从薪水中拿出一部分用于储蓄和投资。几乎每一个成功人士都有这个习惯,即从薪水中拿出一部分用于长期投资。有很多种储蓄和投资的方法可供人选择,储蓄额将随着本金和利息的增长而不断增长。这样在退休的时候,你就能实现所有经济方面的目标了。比如一个人的年薪是三万元,如果将其中的百分之十用于储蓄,即每年三千元或者每个月二百五十元,然后将这笔钱用于投资,即使每年获益百分之十——这是一个并不高的收益率,那么退休的时候,他就会身价百万,成为名副其实的百万富翁!当然,如果能够对储蓄一些,或者通过运用聪明才智是投资的收益率提高一些,三十而富就不会只是一个梦想!
更重要的是,储蓄能改变一个人的性格,让他更加自律和自信,让他对自己的生活更有把握。如果一个人把钱存起来而不是全部花掉,他会变得更明智,考虑问题也会更周全。
有的人可能会以为每个月账单太多,花消太大,永远不可能将收入的百分之十用于储蓄。这没有关系。即使不能将收入的百分之十用于储蓄,但至少可以存百分之一。为自己准备一个存钱罐,把它放在桌子上。每天下班以后,把月薪百分之一的三十分之一放进去。比如,如果月薪是两千元,每个月的百分之一就是二十元,二十元的三十分之一就是六角七分。只要每天在某一个角落稍微节约一下,就能每天存六角七分钱。到了月底,拿出这二十元去存进银行。这是一种特殊的储蓄,因为这笔钱不是用来购买新衣服、新冰箱、或者新汽车,而是用来实现经济独立的,这是应该下定决心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不会花的一笔钱。一旦将这笔钱存起来,就应该当作根本没有这些钱。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