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第三十一计以屈求伸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弯曲身体为了伸展的战术“以屈求伸”语出《周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伸也。”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
运用这一计谋,一般是在施计方暂时力量薄弱、时机不成熟的情况下,不得不先忍受屈辱,委于对方。以这种暂时的屈辱,使对方放弃预先的打算,而使己方避凶化吉,蒙混过关,赢得时间,然后再依计行事,逐渐壮大自己,等待时机,进而制服对方,消除祸患。陈平、周勃保汉室
刘邦临终前,吕后问他说:“陛下百岁后,如果萧相国去世了,叫谁来接替他当相国呢?”刘邦说:“曹参很可以的。”又问他曹参死后谁可替。刘邦说:“王陵行,不过,王陵太憨厚了,可以让陈平协助他。陈平的智慧是很足以当丞相的,但他难以独任。周勃为人厚重少文,但最终能使刘氏的江山得以安稳,一定还得靠周勃,可以任命为太尉。”吕后又问谁可接替王陵、陈平,刘邦说:“这以后的事已不是你所能知道的了。”
惠帝在位七年便死去了,公元前188年,太子继位,吕后临朝称制。吕后想进一步把吕家的人都晋封为王,向右丞相王陵征求意见,王陵说:“高祖皇帝在世时,曾经和大臣们喋血而盟。‘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现在你要把姓吕的封王,与盟约不符。”吕后很不高兴,又去问左丞相陈平和绛侯周勃,他们却回答说:“高皇帝定天下,封他的子弟为王,现在太后称制要把自己的亲属封王,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吕后很高兴。
事后,王陵责备陈平、周勃说:“从前与高皇帝喋血为盟时,你们难道不在场吗?现在高皇帝死了,太后是女主,要封姓吕的做王,你们为了讨好太后便不惜违背盟约,将来死了有什么脸面去见高皇帝于地下?”陈平和周勃说:“若论在金殿上当着太后的面据理力争,我们确实比不上你。但要保全社稷,保住刘氏的天下,你便比不上我们。”说得王陵无言可答。
吕后元年(前187年)十一月,王陵被夺了相权,陈平由左丞相提为丞相。吕后死后,在平定吕氏之乱中,陈平、周勃确实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完全证明了高祖的识人之能。怎么是木造的
某大学的校舍,起初是由一幢屋龄数十年的木造建筑改成的。研究室是“多人杂处的大房间”,暖炉是老式的。后来搬到另一幢虽然同样是木造的校舍,但研究室是“特别房间”,厕所有抽水马桶,光是这样已经让人觉得比以前好多了。然而,刚搬进这幢校舍不明昔日情况的学生,却失望地说:“怎么是木造的呢?”明知昔日情况的人,一定称赞说:“唉呀,比以前进步多了。”新来的人则抱怨说:“真是的,居然是木造的房子!”
后来,这个大学的校舍,改建成现代钢筋水泥建筑物。与以前的时代相比,这简直是天堂了。虽然如此,新生还是抱怨这、抱怨那。
即使是同一幢建筑,只因个人的观点(意识)不同,评价也不同。这是因为后来的人,心里存着“既有的东西该如此”的心理所致。
不满总是无休止
一般人对自己四周的环境,都有无休止的不满。因此,不论加了多少薪水,满足感也是一时的,等到被加薪的“快感”一过,便习以为常,然后,再度对待遇感到不满,又寻机要求加薪了。总而言之,他本人的主观条件是欲求难足的根源。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只有改变他的主观意识,才能减低某种程度的不满欲望,并且要告诉他:“大家薪水都一样”或是“同行都是这行情”,给他这种足以使其心服的理由,才能缓解他对薪水的不满。
[计论]
(一)拿得出足以信服的“理由”能使人安于目前的薪资。
(二)化除从业职员对薪资的不满,与其提高薪资,不如说明薪资不高的原因。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