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打草惊蛇(2)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谋定而后动
“骨牌理论”的具体反应之一就是挤兑。二十年前,台湾有不少体质不佳、管理不善的金融机构,动辄引起金融风暴,久而久之存款户都像惊弓之鸟,练就一身脚底抹油的功夫,一听到传言,便火速赶至银行挤兑,往往在一天之内就把银行的存款搬走一空。
股市里的人为炒作,也常有打草惊蛇的影子。主力作手若想打压行情,只要将维系人气的指标股掼压,各股很容易闻风披靡,吓得一片惨绿。股票史上几次发生这样的闹剧:股市原本正常交易,盘面一片大好,却在收盘前不久急转直下,指标股纷纷应声倒地,以全面重挫作收。事后检讨发现,因为盘中传出“恐怖分子将在近日演习”的利空消息,众股友风声鹤唳,盲目追杀,形成了被谣言吓倒的局面。
凡事谋定而后动,脚步踏稳,眼光放远;切莫随波逐流,盲目而行,像草丛中的蛇、惊弓下的鸟,在风吹草动中吓唬自己。
原典
疑以叩实,察而后动。复者,阴之媒也。
乱力不露,阴谋深沉,未可轻进,应遍探其锋。兵书云:“军旁有险阻、潢井、葭苇、山林、蘙荟者,必谨复索之,此伏奸之所藏也。”
【诠释】
发现状况可疑,或竞争态势浑沌(市场前景不明),应该深入了解,一旦察出真相,掌握状况,才能采取正确的行动。反复了解、判断,是发觉隐情、机密的媒介。这是《易经·复卦》的原理。
如果敌人的实力深藏不露,可能正在进行一项隐藏着深机的谋略,我方不可轻举妄动,要先广泛地搜索敌情、侦察其主力所在,才能进一步行动。此一侦察,就是打草,目的在发现或暴露敌人行踪(惊蛇)。
《孙子兵法·行军篇》说:“进军的路旁,如有险阻的地势、低洼的地形、芦苇密布、草木蔽野,必须反复搜索,因为这些地方可能潜伏敌兵,暗藏危机。”
三国时,蜀主刘备为报关羽被杀之仇,率领大军伐吴。东吴大将陆逊采取坚壁清野,与蜀军对峙七八个月,然后,陆逊进行一次佯攻:派遣一名小将率兵五千去攻打蜀军大营,结果大败而回。诸将领对这一仗颇有微词,陆逊却说这是试探蜀军的虚实,借此拟定破敌战术。当晚他发动突袭,蜀营大乱,刘备狼狈逃回白帝城。
从试探与反应中,可窥见一个人的意图、一件事的梗概。行事要周密,反应要沉稳,才不致于遭人打草惊蛇。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