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狂妄自大,不听劝告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忘记是谁说的了,外部环境永远只能是内在动力的诱发因素。马谡或者马谡的后人们之所以犯下一系列的错误,从本质上说是心理内在原因导致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性格决定命运”。在同样的环境下,人的特性不同,决定了人的命运不同。常昊因为“缺乏决断力”(《东亚日报》评价)而第六次无缘世界冠军,马拉多纳屡次在盛怒之后身体出现严重问题,都是这句古话的典型例证。
一位日本的心理学大师说过一句话:心理变,态度亦变;态度变,行为亦变;行为变,习惯亦变;习惯变,人格亦变;人格变,命运亦变。换句话说,一个人要想运势好,他的性格首先要好。你不能总是让别人跟你在一起不舒服,这样做人就缺少亲和力,所以人在有自知之明之后能够像古人说的那样“每日三省吾身”很重要,不能总是自我感觉太好。自我感觉好的这种人其实很吃亏。
而马谡就是这种自我感觉太好的人的典型,马谡门的武功,信口开河、言过其实等等,也全部都需要一套内功心法锻炼出一种特殊的性格特质来。那么,马谡门派各个时期的传人,都继承了掌门人马谡哪些性格特点呢?
《三国演义》里没有花费太多的笔墨,马谡狂妄自大的形象就很深入人心了。
第一次,诸葛亮提醒马谡,司马懿是劲敌,马谡却非常有信心地说:“不要说是司马懿和张了,就是魏国皇帝自己来,我也不怕。”
第二次,马谡王平二人来到街亭查看地势后,马谡笑着说:“丞相真是多虑了,如此偏僻的地方,魏兵是不敢来的。”
第三次,马谡反驳王平要在当街扎营的做法,说道:“你不要乱说。孙子云:‘置之死地而后生。’如果魏兵截断我军的水源,我国军队一定会拼死战斗,绝对以一可当百。我向来熟读兵书,丞相有事情还来向我咨询呢,你还敢对我的做法表示不满?”
不论是领导的话还是下属的话,马谡都听不进去,总是以为自己分析的都是对的,这是非常典型的狂妄自大心理。
马谡这么自大,说来说去,都是诸葛亮给闹的。就是因为诸葛亮常常与他商讨国家大事和军事策略,而大家对诸葛亮又捧得那么高,马谡才觉得自己也是非常了不起的,更就飘飘然起来了。
对于普通人来说,狂妄自大的原因也是很容易就发现的。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