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说话应饱含激情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7、说话应饱含激情
一个人所说的话语中,凝聚着他的人生价值观。
无论是推销员也好,拉面馆的老板也好,省部级官员也罢,只要他是用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的语言来说话,那么他的话语中就会有许多亮点。
那么,他的言语到底是从何而来的呢?
我认为,是来自他的人生态度。换句话说,就是在工作中如何学习这一过程。比如说,同是做拉面的两个人,其中一个人不动脑子地做了三十年,而另一个人则是每天都千方百计地琢磨着如何把面的味道做得更好,让客人吃得更高兴。三十年后,在表情、魅力、说话哲理等方面,他们两人肯定会有天壤之别的。从前者的口中说出来的话,肯定只是些“赚了”“赔了”之类的话。而后者滔滔不绝讲出来的,则是拉面的味道,以及丝毫不逊色于一流宗教人士的人生哲理。
这种差别同样表现在说服力上,反映在说话能力与倾听能力上面,其结果就是该公式的最后一项——“热情”。那么,热情对说服力到底有多么重要呢?下面就做一说明。
所谓的热情就是内心的温度,也就是有多大的干劲,有多少激情的意思。虽然干劲、激情这类东西,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但没有比它更能感动人的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激情有强有弱,有深刻与肤浅,有广博与狭隘,有鲜明与模糊,另外还有好与坏之分,而这些都是非常清楚明显的,所以就不可能不给对方以感染了。
佛教学者坂村真民先生曾说过:“经书常念,鲜花则开。”的确,激情就是力量,就是能量。所以,你要想有所成就,首先就必须有这种激情。
说服力是说话中的魔术。专门以说话为职业的人当中,有被称为讲话家的相声演员,还有播音员、报导员、解说员、教练、教师、和尚等等。像我这样的人或许也可以称得上是以说话为职业的人吧。
在你仔细听这些人讲话时,往往就会觉得他们讲得可“真好啊”,“原来如此”。但你很少会讲出“……嗯,我彻底服了”这种发自内心的感叹。所以,讲话中如果不带感情,那么他讲的话是很难打动对方的。
总之,一个人如果用“脑子”说话,那么他的话便进了别人的“脑子”。如果用“心”说话,那么他的话就能进到别人的“心”里去。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