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不受他人左右(1)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五、不受他人左右
1.认识自己的性格
紧张和压力聚积起来,妨碍了交流的顺利展开,其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以外在控制为基础的人际关系。也就是说,能否与周围的人很好地进行交流决定了能否平静地生活。
那么是不是只要学习了选择理论就能和所有人保持良好关系了呢?很遗憾,答案是否定的。有个词叫做“风度仪表”,也可以说是在人生过程中形成的人格,在这儿把它叫做“性格”。
人的性格各不相同。我一直认为性格是在人格的形成过程中造就的。自己有让人讨厌的性格吗?在运用选择理论以前,是不是应该改进那些让人讨厌的部分呢?是不是必须要改呢?为了构筑更好的人际关系,应该怎么好好认识自己呢?让我们认真考虑一下以上的问题。
首先,请你自问自答。你讨厌什么样的人?那个人身上有什么让你讨厌的性格?这种性格有男女老少之差吗?以下的性格大概大部分人都会觉得讨厌:
纠缠不休、利己、任性、忧郁、冷漠、高傲、优柔寡断、吝啬、爱多管闲事、刁难人、没有耐心、喋喋不休、嫉妒心强、意志薄弱、固执、反应迟钝、粗俗、神经质、不爱说话、过分作态、一本正经、虚荣心强、依赖心强等等。
以上可以说是让谁都觉得讨厌的性格大集中吧。即便有了选择理论这一强大的武器,如果你本身有以上让人讨厌的性格的话,对方也是不会听你的。
2.改变自己的性格
在前一节中列举了很多种性格,了解了这些就意味着你又前进了一步。有句话叫做“被自己发现的缺点能变成很好的优点”,所以没有必要为自己那些让人讨厌的性格烦恼。
仔细想想,世无完人,谁都有缺点。有缺点本身并不是什么短处,问题就在于有人不能认识自己的缺点,而觉得自己是一个完美的人。
暴露在他人面前才发现原来自己有这个缺点。认识到自己身上的缺点,承认这些缺点,再来重新认识与人交往中的原理和原则,这样才能开始新的生活。
人的一生中,经过几百、几千、几万次的决断而形成了性格。有人会说他这一辈子都没有做过决断,其实不做决断就是他自己做出的决断,也由此而形成了他的性格。
今后,我们也会经常要被迫做出决断。所谓决断,就是认真思考、判断善恶、真假、美丑、好坏,看清楚这件事情是否重要,是否紧急,分辨对此是喜欢还是讨厌以后,再来决定应该付诸实行的事情的前后顺序。所以决断时,“成为基准的原理和原则”是最重要的因素。重视友爱、诚实、道德和正义,努力构筑良好的人际关系就是其中的一项原理和原则。做到这几点,性格最终也会慢慢变好。
在原理和原则的基础上,经过无数次决断而形成的性格,应该会得到大部分人的肯定。做到能使用选择理论做出决断和选择,需要花费不少时间,但是这样的决断和选择一般会受到大家的喜欢。做出不会后悔的决断,才能使人生过得更加充实。
3.第一步:寒暄和微笑
创建了日本救世军的山室军平写过一篇以“涩柿子”为题的文章。其中写道:“古人说:‘涩柿子八年不知恩。’说的是园艺家花了八九年工夫,竭尽全力种出来的柿子竟然是涩的。然而还有一句话:‘讨厌涩柿子的乌鸦不讨厌串起来的柿饼。’连乌鸦都讨厌的涩柿子,只要把外面的那层皮去掉,把中间的部分串起来晒干,就会成为相当好吃的食物。所以人会随着修养的提高,变成和出生时完全不一样的优秀的人。”
不少人认为自己的性格是与生俱来的,是一种秉性。为什么说性格是与生俱来的呢?为什么看问题的角度那么狭窄呢?也许这是他们绝望和放弃努力的一种托词吧。
如果说性格是与生俱来的,是一种秉性的话,那就等于说性格是无法改变的。这种说法错就错在给自己戴上了手铐和脚镣。能把你从这种束缚中解救出来的只有你自己。不管是什么性格的人,只要稍做努力,说话的时候有点精神,爽朗一点的话,你周围的世界就会变得明朗起来。寒暄和微笑就是很好的办法,做起来也非常简单,不管是否是与生俱来的,也不用改变你的秉性,就可以做到。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