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第10章 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9)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据某杂志透露,在我国因考试而挨打的孩子竟占 80%,“忘我奉献”与“心灵施暴”在中国父母的身上兼而备之。许多孩子在这种畸形的教育方式下,不但不能成“龙”,甚至人也难成。他们一方面厌倦父母的精神枷锁;另一方面,当他们脱离了父母的羽翼时,又感到无所适从。每个当父母的都应反省一下,你们以“爱”的名义灌输给孩子的是些什么?!简单地采取胡萝卜加大棒的方式是不能培养出优秀人才的。
家长不要感情用事待孩子,更不要拿孩子出气。小孩子大多是淘气的,当他犯了严重错误时挨一顿揍有时是必要的,至少可以使他深刻地记住下一次不可重犯。但是可叹的是,不少孩子挨揍并不跟他犯的错误大小有关,而是和父母的心情好坏有很大关系。有的父母心情舒畅时,孩子犯了多大的过错都睁一只眼睛闭一只眼睛地不了了之。可是一旦心情不好时,小孩子就倒霉了。
有位母亲脾气很不好,喜欢感情用事。一次,小孩子饭后帮助大人扫地,哪知偏遇上父亲跟母亲怄气,见儿子拿着扫把在厅中舞弄,不分青红皂白上去就是一巴掌。
可怜孩子莫名其妙地挨了揍,你说他以后还肯拿扫把吗?
孩子不拿扫把还不要紧,可怕的是孩子将来不懂得分清是非,遇事同样感情用事,那就麻烦了。另外,如此管教孩子,等孩子渐渐长大懂得些道理了,便会感到委屈而且不服气,天长日久,对父母的尊敬也会一落千丈,那时自食其果的还是父母。
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也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做父母的应充分尊重孩子,这样才能培养出人格健全的儿童。感情用事对待孩子,是对孩子人格的不尊重,其危害是比较大的。不尊重孩子的人格,也是对自己的不尊重。试想,如果父母对子女经常是感情用事,一开始,孩子可能会慑于父母的地位和权威服从父母。时间一长,孩子会由无所适从变为不理不睬,以致到最后孩子也会对父母反抗,与父母犟嘴,对父母不尊重。此时,父母再怎么管教,孩子都不会听话。
感情用事对待孩子,反映出了家长自身的素质问题。因此,要改变感情用事的毛病,做家长的就应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当家长的水平。多学习一些心理学、教育学的知识,懂得感情用事对待孩子给孩子带来的影响。加强自身修养,善于克制自己的感情,少一点感情用事,多一点冷静思考,增强自己的育儿责任感,惟有如此,才能提高教育孩子的效果。
把孩子当作自己的“出气筒”
小东是个天真活泼的孩子,待人彬彬有礼。他年纪虽小,象棋却下得不错。但他的父亲却是一个缺乏修养、脾气暴躁的人,无论对谁都是喜怒无常。有时甚至把自己对别人的不满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有一天,他在众人面前夸耀自己的儿子聪明伶俐、棋术超人。在众人要他与儿子杀一场看看的激励下,父亲当即便摆上棋盘和儿子对弈起来。儿子的棋艺本来就比父亲高,加上他的好胜心特别强,结果, 不到二十个回合,就把父亲杀得一败涂地。围观的人纷纷竖起大拇指并点头称赞小东。做父亲的心里当然也感到自豪和得意。与此同时,偏偏有位青年工人的见解与众不同,冷冷地冒出一句讽刺挖苦大人的话说:“孩子的棋嘛还算凑合;可是,当爸爸的只有这么个水平就太差劲了。”此时,小东爸爸感到在众人面前实在太丢脸了,顷刻间脸上感到火辣辣的不是滋味,但又不好对说讽刺话的人发怒,于是便把满腔怒气都发泄到儿子头上去。他突然伸出手,打了小东一巴掌,并喃喃地说:“叫你让老子几个棋你不让,等会儿看老子不打断你的手才怪呢!”小东就这样在这位喜怒无常的父亲的教训下,委屈地哭着走开了。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