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第5章 管教孩子的误区(5)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母亲看了彼特的账单后,什么也没说,她也给彼得开了一张帐单,上面写着:彼特欠他母亲如下款项:
为他在家里过的十年幸福生活0芬尼
为他十年中的吃喝0芬尼
为在他生病时的护理0芬尼
为他一直有个慈爱的母亲0芬尼
共计0芬尼
母亲这张特殊的账单,使彼特十分羞愧。他把小脸蛋深深地埋进母亲的怀里,并把已经索要的钱悄悄地塞进了母亲的口袋里。
彼特母亲高明的教子方法,对各位父母有什么启示呢?
记住: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与评价,将影响孩子的发展方向,影响到孩子将成为什么样的人,千万不能让孩子成为见利忘义,惟钱是图的人。
唠叨不休与餐桌训子
在家庭教育中有一种十分常见的现象:就是妈妈对孩子不断地叮嘱、不断地提醒、不断地督促。尽管妈妈苦口婆心,效果却很不理想。有一项社会调查表明,中、小学生对母亲不满意的第一项事情就是:妈妈太唠叨。父母怎样避免在教育孩子时太唠叨呢?
1感情要独立,意志要坚定。比如说,规定孩子要做好功课再开饭,但有的父母虽这样做了,可心里又怕孩子肚子饿,就没事找事地说:“你饿不饿?”“快做快做,饭都凉了!” 这些自相矛盾的话,既反映了父母感情的软弱,又显得唠叨。为此,不要信口开河,要说到做到。
2从小和孩子讲悄悄话。家庭语言的轻声细语是母子关系和谐的一个因素。要叫孩子办什么事,少用命令督促口气,而用亲切的语言在他的耳边轻轻地告诉他。这既是一种命令,又是一种信任。
3不要事事处处叮嘱。事无巨细,反复叮嘱,这样听者不耐烦,而说者又不放心,结果家庭气氛骤然紧张起来。
有些做父母的,得知自己的孩子学习不好,或在外打架惹祸,往往利用饭前训斥或打骂孩子,弄得孩子不是愁眉苦脸,就是抽泣嚎哭。这样对孩子是有害的。
首先,孩子边哭边吃,饭粒、碎屑和水很容易在抽泣时跑到气管里,给孩子造成不应有的痛苦。
其次,孩子在受训斥前,本来处在一种旺盛食欲条件下,但突然受到大人责备,由于强烈的外界刺激,使食欲可能消失,唾液分泌骤减,甚至停止。这时孩子吃的饭不能与唾液充分的混合,食团不润滑,尤其是吃坚硬粗糙的食品时,很容易划破食道,破坏胃肠壁粘膜层,引起严重炎症。
再次,饭前训斥、打骂孩子,使小孩子的食欲受到强烈抑制,在此情况下,如果大人威逼孩子继续吃饭,则食物到了肚里也不会充分的消化。这不仅降低其吸收率,而且未被消化的食物,会增加肠道食物的腐败,产生毒物,轻则引起食欲不振,重则致病。
对待“任性”的孩子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