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民企自发建党委的奥妙(2)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不行,我不能去。”
“我给你高薪!”
后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李生茂说:“我当时没有回答他们,扯开上衣让他们看我胸口这道疤。他们很惊讶……
我说:“人不能为钱活着,不能违背良心,我的命是蒙牛给的,哪能离开蒙牛!”
2001年,刚到蒙牛工作几个月的李生茂,被确诊为心脏病,需要手术治疗,手术费用4.6万元。李生茂家境贫寒,父母狠下心说:“孩子,家里实在没法子,你自已看着办吧。”
李生茂走投无路,找到了液态奶事业部经理、党总支书记白瑛。蒙牛公司党委发出倡议:挽救李生茂的生命。短短几天,员工们捐款数万元。李生茂的手术非常成功,病愈出院时,医生、护士和病友们都拉着他的手嘱咐:“病好了,要好好工作,对得起公司。”
有人曾经总结说,民营企业党组织的特点是“管三头”:上管所有者,中管经营者,下管劳动者。在蒙牛,党组织是沟通的桥梁,矛盾的调停者,正义的代言人。
在蒙牛的经营理念中,尽管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着施动者与受动者两种角色,但施动者要做受动者的“助产士”,把“外力”转化为“内力”,把“外需”转化为“内需”。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果,不应该是硬按在一个人头上的“帽子”,而应该是从一个人头上催生出来的“头发”。帽子与脑袋并非一体,风一吹就掉;头发与脑袋是一体的,剪了又复生。
在蒙牛,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四做”:用脚做(突出“调研”),用手做(强调“示范”),用心做(善于“沟通”),用势做(借助“载体”)。还要做到“五人”、“五导”: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信任人、发展人,让员工成为创造力的源泉;引导、指导、疏导、开导、劝导,让潜伏、奔腾的能量都汇聚到生产和经营中来。
卢俊说:“我理解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是经营人心。蒙牛党群部门组织活动从未缺钱,三年来,蒙牛用于企业文化娱乐活动的费用达380万元,企业文化建设费支出1320万元。”去年元旦前,公司党委发现,有近百名职工集中开结婚介绍信。能不能举行集体婚礼,移风易俗?党委发出了倡议,有35对青年员工响应。
蒙牛公司工会办公室主任郭强,是参加集体婚礼的一名新郎官。他说:“那天,总裁牛根生亲自为我开车,其它30多辆喜车的司机也都是公司的各部门领导。公司给我们每对新人送了一束水晶玫瑰。”
蒙牛思想政治工作的最大特点是有规定、能落实。下属请上级吃饭司空见惯,但蒙牛员工的“饭局”买单者,必须是在座职务最高的人。公司行政办综合管理部主管闫衡说:“我一年下来不少买单,但牛根生最亏,因为有了党委的这个规定,只有他请别人的份儿。”
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经营人心,在蒙牛无处不有。周霞是利乐枕生产线的包装组组长,管6个人。她说:“我们每周开一次小会,沟通思想,平时也很注意交流,有意见不窝在心里,思想通了,配合默契,很快成了先进班组。”
蒙牛内部,开设了一个专门务虚的视具体情况不定期召开的“思想经营例会”。这个例会的规则是:不打棍子,不扣帽子,不抓辫子,知无不言,言者无罪。这个会议,高层领导开一个会,中层干部开一个会。广泛发动大家的智慧,建立思想库,形成创意群,为实际工作提供更多的预案。
蒙牛还专门建立了员工思想信息反馈网络,员工的任何想法、意见、建议、要求,都及时通过这个网络反馈到公司高层领导。领导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采纳,奖励,或者参考。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