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一个特殊的说客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2000年的一天,蒙牛乳业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这位客人在乳界摸爬滚打几十载,威望很高。早在从北京出发之前,他就两次与牛根生通电话,述说上海某乳品企业的当家人如何开明,如何能干,如何志若鸿鹄……言语之间,似有弦外之音。
牛根生当然是个精明人。他什么都没说,只是热情地邀请老人家“到蒙牛来看看”。
从呼和浩特飞机场到蒙牛和林生产基地,大约有一个小时的路程。老先生在车上继续他的使命:上海,内蒙古;大市场,大牧场;二虎相争,珠联璧合……有一搭,没一搭,似有意,似无意。
牛根生默默听着,不打断,也不表态。
到了和林生产基地。参观了液体奶,又参观冰淇淋;参观完冰淇淋,又参观牧场……一路上,老先生突然失语。
上车。送至市区宾馆。休息。
第二天,牛根生派人去接老先生,却杳无踪影。服务员说,客人已经退房离店。
电话打到北京,老先生接的。牛根生说:老前辈,失敬了,您怎么突然走啦?
老先生感慨良久,说了实话:他是来当“说客”的。上海一家企业的老总听说牛根生出走伊利,办了个蒙牛,很有气势,就想纳入麾下,依托内蒙古大草原,盘点全国大市场……可是,当他看了蒙牛的工厂、牧场和文化后,就再也开不了口了——因为蒙牛虽然小,但无论在硬件上,还是软件上,与上海的厂家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将来说不定谁是谁的领头人呢!因此,颇难为情,不好意思再见牛总,只好不辞而别了。
几年后,有人就此事询问牛根生。牛表示,其实他很赞同与上海方面有所合作。
然而,乳业格局一年一变,许多时候,势不由人,彼此还没来得及拥抱,脚下的列车已经呼啸着让双方失之交臂了。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