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男人是鸡蛋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痛苦不在于该失去与不该失去的都失去了,而在于失去了本来可以不失去的。
——王蒙
男人的疯狂来源于男人不完善的人格,来源于庸俗的社会价值取向。男人就像发动机,发狂式地旋转自己。我们似乎应该停下来想想:为什么一定要追求疯狂的生活?
疯狂的男人
当他们刚刚从“商人重利轻离别”的批判中醒来,当他们刚刚睁开“儿童”的眼睛看世界的时候,觉得外面的世界竟如此精彩。
社会转型期提供了一个过于简单的识别讯号:三十岁出头的年青男人,正赶上了这个灿烂的时代。好在他们没有“历史的记忆”,所以,胆子特别大;好在他们正赶上凭能力而不是凭“祖宗三代是铁匠”的血统,他们特别敢闯;好在他们是中午的太阳,正是“打鸣的公鸡”。
于是,在他们心中升起一朵“蘑菇云”——一定要干一番“动天地泣鬼神”的事业。做梦与做事,都正是时候。
社会转型的步伐还太匆忙,来不及过多的规范。“社会价值取向”,趋于金钱化的“精神阴影”,笼罩了特定社会群落的“精神家园”。
——他们看重实利轻精神,传统的精神价值讥笑为“出土文物”;
——他们疏于亲情、人情的“聊斋”,没有时间投资不赚钱的空谈,把“人伦价值”撕成碎片;
——他们像训练有素的猎鹰,只对猎物的色彩感到振奋与激动;
——他们大多读过一些书,特别工于心计。道德约束不了他们,无论商场、情场,往往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他们办事从不拖泥带水,如天马行空;他们果断,敢输敢赢。他们虽然没有多少本钱,他们敢拿“青春赌明天”。
与他们父辈相比,他们更聪明。他们的皮夹内只放两种东西——金钱和美女的照片。
与他们父辈相比,多了一些干练,少了一些练达。他们把父辈视为“出土文物”,他们有自己独特的“代沟论”。
与他们父辈相比,有着更多的“浮躁”。按他们的说法,“浮躁是骚动的青春”,是现代人的意识。
与他们父辈相比,他们不奢谈什么沉重的历史与过眼烟云的代价。他们抓住现在,享受生活。特别重视生活的物质化,是他的致志,他们领导着“时代新潮流”。
然而,他们在得到功名与利禄之后,精神却十分饥饿。他们喜欢追星,特别欣赏时装表演。他们从骨子里不喜欢古典音乐,因为节奏太慢吊不起胃口;他们喜欢摇滚,要“摇”出一身大汗,要获取“摇头九”似的快感和忘我;他们也喜欢与清纯的女子“泡吧”,据说,生活需要格调与情调。他们善于消费,喜欢在靓妞面前“一掷千金”,因为他们口袋里还比较充实和坚挺。
他们信奉一条人生格言:金钱是人的长度,格调是人的厚度。他们不同于八十年代初下海的贫贱“暴发户”,一般都能够在中国话里面夹带几句“How are you!”以及“Thank you”之类的英语。他们自己感觉是“物质”与“精神”都双优的“贵族”。而且,“贵族”再加“单身”,更是一种时髦而风流的砝码。
据说,正因为“疯狂”,生活才够味儿。
脆弱的男人
心理学家荣格说:“我们越是深入心灵的深处,我们便愈加坚信人类本性的多元性与多维性。”
男人坚强的外表下,包裹了一颗软弱的心灵:
男人的孤独感,是超越的痛苦;
男人的悲剧感,是毁灭的痛苦;
男人的幻灭感,是失落的痛苦。
男人总以为自己是钢做的,打不垮、压不烂,泰山压顶也不弯腰。《红楼梦》里说: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当水和泥搅拌在一起时,泥就瓦解了、溶化了、和谐了。
这是男人意识中深层的危机,源于意识的奇怪组合:正如地球由若干“板块”组成一样。板块之间的撞击就使中国西南部隆起了一个八千八百多米的高峰。由此,世界才有了色彩,有了差别,有了线条。
男人“心灵板块”相撞,即坚强与脆弱相撞的结果。终于发现了坚强下的脆弱、勇猛中的犹豫,坚定里的彷徨。
男人的脆弱,以一种折光的形式反映出渴望,他们试图在渴望中获得平衡。
——他们缅怀过去
希望在回忆中,洗却凡尘的污秽。那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弯弯曲曲的河流是治疗心灵的良药,是今天生活的补偿,是失落中的希望。
——他们寻找未来
他们渴望成功崇拜强大。但凡崇拜明星的男人都是身体长大了而心灵没长大的男人。
因为,崇拜的前提就是自我的消失。
——他们有“倾吐欲望”,拼命寻找意中情人。
这是男人在压抑中渴望沟通,渴望理解,渴望交流。
——伪装强大。在陌生人的面前,把自己打扮成“顶天立地”的汉子,夸耀自己是孤胆英雄。
男人从“疯狂”到“脆弱”,从“脆弱”到“坚强”,可能是男人成熟的历史。
公鸡不仅仅要学会“打鸣”,“报晓”才是公鸡的天职。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