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猪八戒的名讳(1)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犬 道
管理者八戒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
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惟不争,故无尤。
──《道德经》第八章
猪八戒的名讳
———八戒管理
你永远也别说猪蠢,连《西游记》里上天入地的孙悟空也只敢称他“呆子”,他憨态可掬,风趣万分。他一个优点抵得上别人十个缺点,没了他,整个世界不知要寂寞、枯燥成什么样子。猪八戒原名“猪刚鬣”,受戒菩萨,断了他的五荤三厌,得名“悟能”,唐僧依佛律给他“八戒”之名,八戒的名讳便开始响亮起来。
五荤三厌,佛道二教的混合物。五荤,即五辛,乃五种辛味调料。包括葱、蒜、姜、薤、兴渠(形似萝卜味如蒜)。三厌,不忍食之物,道教把雁、狗、乌龟作为不能吃的三种动物,列为教条,信徒不准食用。明代朱国桢所著的《涌幢小品》有载:“雁有夫妇之伦,狗有扈主之谊,乌龟有君臣忠敬之心,故不忍食。”八戒,当然还有其他之意,菩萨和唐僧,对猪八戒,要求他从最低的戒律“五荤三厌”戒起,猪八戒或许其他的戒律全然没放在心上,“五荤三厌”之戒却是实实在在做到了。
而人间的世界却俨然还是故我的,人若无有戒律,万事无成。所以你总能看到,一流管理世界是有戒律的,优秀的组织是有制度规划的,一流的团队是有纪律的,一流的人才是会自律的,若连“五荤三厌”都做不到,就是“净坛使者”也没得做。现实的管理世界,秩序混乱,不尊重人才,固步自封,凡此种种,盖因管理者心无所戒。今作“八戒”警示现实的管理者和现实的生活者。
第一戒:管理“近视”,无有远观。
脚下一步天地,看得清清楚楚,十丈之外全不管,进入沼泽地全然不知晓。现实的组织管理者大多只追求短期效益,制定出刚性的制度,杂糅的规矩,强行执行于组织内部,全然不管这制度是否能承受经年累月的考验。
人若只知道有今天,便不会有明天。一流的管理者让他的制度不仅服务今天,还要服务明天,他的制度一定是可以丰富,可以令组织成员引以为自豪。他总在创造、丰富、完善自己的组织文化,他忠于自己的企业组织,同时也给他的组织成员忠于自己组织的理由和环境。你总能看到他胸怀宽阔,目标明确。他总在为他明天的目标工作,他今天必须完成今天的工作,因为今天的工作是明天的基础。为了自己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他看得见今天,更看得见过去和未来,你总能看见他在了解、学习、熟悉、掌握自己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游戏规则、自己掌握的资源,积累未来所需的经验、知识、资金和其他未来目标所需的资源,建立与目标相关的社会资源和社会关系。
第二戒:产权不清,责任不明。
利益是所有事物平衡的利器,而产权却是利益分配的最基础的规则,产权若不明确,分配便不明确,责任也不会明确。所以一流的管理者总要把产权关系梳理清晰,让利益分配有序,责任明确。
一流的管理者让制度说话,让规则说话,让自己的制度和规则符合国家,甚至是国际的制度和规则,让人在清晰的环境里积极地生活和工作。雇主以企业组织的产权和经营的风险为自己创造价值,雇员依赖自己的才智和技能为自己创造价值,雇主有权对自己的产权负责,雇员有责任为企业的经营风险提供保护。所有的管理者都应该接受所雇用企业规章制度的约束,从选择之时,便成为互动的关系,是共赢的局面。一个我行我素的组织成员,不断与企业文化摩擦的组织成员,不管他是怎样的职位,有怎样的才干、经验、理想,从根子上便背叛了组织的产权关系,他只有自己,却没有组织;同样,组织不能维护组织成员的合法权益,从根子上也背离了自己的责任。所以,一流的组织者,让他的组织成为一个产权清晰的组织,责任明确的组织,让职位与产权利益匹配,让职位与雇员的利益匹配,责任匹配。
第三戒:恃才骄纵,目中无人。
久经沙场的人不免会骄傲一些,才华出众的人不免会骄傲一些,然而这骄傲一旦无有约束,眼睛便会迷茫,看不清自己眼前的小阴沟,所以世象中,总有巨无霸倒在小水洼里。地球少了谁都会照转,骄纵实在是没缘由的自大。再好的制度,再好的方案,再好的组织,因为有了许许多多平凡的背后执行者,才显得它价值不凡。没有猪八戒的可爱,便没有孙悟空的风光,猪八戒的作用便是解放了孙悟空的手脚,给了他非凡的天地,让他去驰骋。历史总在审判自大狂,众生的位置被挤压了,把别人看小了,自己便大了起来。项羽能将20万秦军降卒坑埋了,只此一点,便不配成为楚汉争霸的胜者。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