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厚道的代价(1)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厚道的代价
弱者是要被排挤出竞争行列的,这是自然规律,然而人这种动物把它神化了,以为都是强者就能把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解决了。这真是把问题想简单了。
人类养狗的经历是和人类文明基本同步的,作为猎狗,我是有资格讲我对人类有贡献的,然而这并没使我成为所有人的最爱。哈巴狗是狗中的弱者,依靠猎狗的保护才得以在自然界生存下来,然而被人类豢养后,所有情况都变了。哈巴狗是没有人不喜欢的,且是宠儿中的宠儿,简直是过着不劳而获的生活。原本我是想不通的,选择不合作的态度,但不合作得到的是皮鞭,挨饿那是常有的事。
随着商业流通的发展,货币制度的改进,我开始明白了,世界上的事情大约没有什么是没来由的。货币的诞生大大促进了商业和社会的发展,货币起初的形式是铸币,且是较为稀缺的金属。开始流通的时候,所有铸币都是按照标准制造,成色十足,时间久了,成色就下降了,与成色十足的铸币一起参与流通。然而这个时候奇妙的事情发生了,成色优良的铸币从市场上逐渐退出,转为储藏,而市面上流通的都是成色不好的劣币———劣币渐渐会把良币赶出市场。人们给这种现象起了个名字叫“劣币驱逐良币原则”。
这的确是个奇妙的事情,优却不能胜,劣却未必输。
许多上学的人都有这样的经历,进校的时候许多学习成绩优秀、潜质好的学生,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发展为成色低劣的平庸者了。这些优等生被劣币迷惑了,因为劣币是成本低廉的,所以某些时候会大行其道的,但这还算不上劣币驱逐良币,只能算是一起堕落而已。驱逐是有利益关系的,所以在商业社会的公司竞争中倒是十足的驱逐。有些公司开始还算人才济济,但随着时间的发展,公司制度产生惰性,人情管理开始发酵,一部分优质良币就开始出现动摇了,这种动摇很快使这些人分裂,一部分是进来时还算个人才,渐渐地堕落为平庸,而一部分另谋高就去了,而原来的老弱病残和平庸之辈就成功地完成驱逐规则。
厚道人的社会代价实在是太大了,厚道人的特点是不侵略,待人真诚,乐于助人,讲求贡献。然而厚道人的利益往往是被侵略,待人接物被欺骗,多奉献不讨好。所以厚道人就被驱逐出市场了。忍耐是有限度的,无论是怎样的道德高尚,利他主义者吃亏到他不能维持自己正当的利益时自行就发展为利己主义者,又怎么能怪怨他道德沦丧呢?
劣币有时是合谋的,也要讲求策略,道德维系责任在他们那里不一定灵验,但“良币”总是低收益的状态下以道德责任来维持,好人总是吃亏,最终只能加快其死亡,与道德追求的目标刚好背道而驰。
好产品是成本比较高的,假冒伪劣成本是低廉的,低成本自然是要驱逐高成本的,办法只有一个:禁止流通,回炉重造。
不是人才不好,是你公司的制度不好;不是企业生产不出好产品,是市场监管不力;道德沦丧不是不合理,是你的社会机制在作怪。
劣币驱逐良币的最终结果便是要么良币与劣币一起滑坡,要么良币彻底退出。人是多元的,所以多元的人组合出的组织更是多元中的多元,一旦劣币成势必然导致资源配置失当和社会效率低下,最终全部遭殃受累;组织中的良币越来越少,业绩自然滑坡,效率丧失,待遇变差,良币就更加流失,最后组织瓦解破产。
所以好的公司都是制度管人而不是人管制度,是良币淘汰劣币,而不是劣币淘汰良币。
有了好的制度,便是劣币也要变成良币,毕竟人是有潜能的,有他的主观能动性的,好的公司不是动辄就裁员的公司。动辄就裁员的公司不会是良币的市场选择,你外观上就给人以公司本身就是劣币的形象,良币怎么会选择与你一起沉入大海呢?
猎狗日记(四)唐朝 晴空万里
知道的越多,机会越大;信息越多的,看到的也越宽阔,你不要怀疑。你的眼睛若能看到你身后的东西,你便有机会躲避身后的危险。
经验说白了,就是一种信息,老狗所以总比小狗强,原因就在于它经验丰富,它见多识广,如果你是一个小狗,不要灰心,你掌握的工具他们没有,你并不完全处于弱势。
历史里学到的、学校里学到的只是一个框,你能做多大的框,便注定你能最终放多少信息。然而这些信息是永远不对称的,这个世界没有一个人拥有完全的信息。你所看到的那个最成功的人,他所能告诉你的也仅仅是一些皮毛,你让他去一个陌生的地方试试,不落水才怪。一个地方的橘子泛滥成灾了,另一个地方却在为没有橘子愁坏了商家,这属于浅显的例子。竞争越激烈的市场,信息不对称有时是竞争者故意设计的,他们要让自己处于竞争的有利地位,他们要把最有价值的技术资料和商业策略保留给自己,信息拥有方为牟取自身更大的利益必然使另一方的利益受到损害。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