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复古情结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人本管理,理性管理中的隐性管理
人有了智慧以后,他们所遇到的情况与他们的先民所遇到的情况已然大不相同。后世的人总是怀念古老的文明,原本说也是自豪的事情,但却总有想回到过去的冲动,受到点挫折就绝对相信过去比现在要好,所以复古的情绪就滋生出来了。文明智慧的人类进化史也是在自我否定又自我扬弃的过程中走出来的,常有一些年月里人类并没有进步,正在忙于平复自己给自己制造的混乱。人一旦组成群体就会如此,即便到了高度文明的现在,在人的组织里经常是愚昧与文明在发生冲突,权力与私欲在激烈争衡,人这时候呈现出很多兽性,猴变成人以后,人的群体生存的能力好像在逐渐退化。挡车的并不总是螳臂,是人自己,在否定中演化已经是一条定律了。
否定之否定,在进退间逡巡。
我有幸在中国的汉朝看到这种可笑的场面,当时的皇帝王莽来路不正,不为正统所容,然而就是这个篡汉的“逆臣贼子”,却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改革家,这位不可一世的君王颇为有意思,朝令夕改不说,且是要恢复旧日周天子的“辉煌”。大约是周朝的历史读多了,脑子短路,也想给自己的儿孙留下个800年的大基业,且有些文人的幻想。
这个书呆子从他的过往人生看,大体还算个仁人君子,父兄早逝,独担家庭重担,孝母敬嫂,照顾侄儿。学业上可谓皓首穷经,并拜陈参为师,学习《礼经》;生活上极为俭朴,谦恭有加,这一点历史上也有记载,“母病,公卿列侯遣夫人问疾,莽妻迎之,衣不曳地,布不蔽膝,见之者以为童使,问知其夫人,皆惊。”当时莽已是权倾天下的大司马,其妻俭朴若此,大约是人类历史上的奇闻了,后来莽称帝,也没纳妃娶妾。据我看这种虚伪是做不出来的。
莽大抵还是个关怀社会,有政治理想的人,莽所处的历史时代社会矛盾尖锐,经济问题突出。其中最大的社会问题,便是土地兼并问题,豪门巧取豪夺,小户人家纷纷破产,被迫出卖土地妻子,沦身豪家为奴,“衣牛马之衣,食犬彘之食”便是当时社会底层的真实写照。莽既是儒之入世者,腹藏万卷经书,胸有经世之志,以经世致用的儒人自襟,一朝大权在手,无有掣肘,自然想干一番大事业,为万世开太平。哀帝初年,莽便上书言变法,称田归王统,限制私田,豪强之家所拥私田不得超过30顷;同时公侯家所有奴婢数目不过200。矛头直指豪门的利益,招致他们坚决反对,遂无奈下野。
书呆子气却并未因此收敛,当了皇帝更是跃跃欲试。莽为帝15年,以周礼政治为理想,引经据典,大肆改革,号为新政;首定国家经济政策,立井田制度,奴婢私属,五均赊贷,六筦政策,即把盐、铁、酒、币制、山林川泽收归国有,利用公权力控制市场经济,平衡物价,防止商人剥削,增加国库收入。自下而上,婚丧嫁娶、官制、礼仪、刑罚等等都复归周礼,充满理想;复古的节奏快且狠,没有一点商量的余地。时代变了,利益关系变了,遇到的冲突自然也大,立下的法不足以自行,制度得不到贯彻,于是朝令夕改的事情时有发生,百姓官吏不知所从,国家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便被动摇了。不考虑各种层面的利益,所行之法连个执行的人都找不到,结果只能是百姓未蒙其利,先受其害。奴婢私属,人怎么可以买卖呢,简直是野蛮,一概不许,文明是文明了,却忘了那是没普及的文明;王田更是个大动作,完全忘记了自己所属的时代了,更是忘了自己的身份,自己都是私有的最高统帅,你得了国却不许别人有点小私产,大地主、官僚及商人的利益动摇了,自然是不肯干了,不满和抵制的力量自然也是可以想见的。
荒唐中的荒唐,还不止这些。莽瞧不起边疆诸国野蛮无文明,削王为侯,致使边疆乱起,不得平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天凤四年(公元17年),全国发生蝗、旱灾,饥荒四起,莽叫百姓煮草根为酩以代粮,无效,饥民起而暴乱。他一定是不知道饿肚子的感觉,草根的味道。在公元23年,莽举行哭天大典,称“天生德于予,汉兵其如予何?”真是可爱到家了,于是绿林军的一支劲旅攻入长安,莽被斩首,悬于城门。依史算莽死为68岁,却也“荒唐”了68年。
人若不相信现在要比过去先进,大约荒唐的事情就不会停止。管理这样的学问也一样不会永远是祖宗比后人强,所以一切问题向过去求解,从方向上就是危险的。过去并非全不好,却未必就全适应今天的情况,过去不得忘记,才有继承;过去有所摈弃,才能有所发展。大约世间上没有一类动物会永远想着活在一种阴影里,而人这种动物却总想制造阴影。
从我后世的游历中看,猴子成为人后施行的新游戏,其实核心是管理,管理是人的理性的思考,是对生存方式的选择和升华。猴子到人,从理性的管理自己到管理族人。管理是人类控制资源配置的工具,保持社会平衡的工具。
人在理性的管理活动中总在想着本性的那些生存活动,七宗罪总在暗处诱惑人,于是有了“利令智昏”、“欲令智昏”等等不同遮掩理性光芒的时刻,人也总是在管理的种种管控中存在着回复原始本性的“复古情结”。因此绝对的“人本管理”可能会导致绝对的复古。
“向前走,最难的是不要往后看。”我的主人经常在看着我的时候会发出这样的感叹,然后说:“优秀的管理者既要关注人的本性,也不能让人在本性中迷失。”
绝对的平衡是我从来没见过的,且永远也实现不了。总有人喜欢把管理的外延扩展得很大,一个人要做出无数人的工作,是实实在在地忘了自己的角色。管理者总要明白自己的决策是利益的决策,将矛头直指矛盾冲突的最前沿,先要考虑到如何收场,你的管理改革无论如何的合理,先要说服别人,它是有价值的,所以你总要先找块试验田,先去证明你的正确。你处处要改变,便是处处否定别人,最后处处有人和你作对,处处有人受害。
高超的管理外延是有限的,他们时刻准备着放弃,放弃不是目的,放弃是他们集中力量的手段。不是自己擅长的就不去轻易决策,总能躲过暗礁,用自己的优势战胜竞争者。
礼乐世界的真相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