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投资的“资”是什么(1)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老子说:“致虚,极也。”“致”是求索、达到的意思。“虚”是事物恒定的道理。“极”是追根求源以穷尽其理。投资产业同其他一切事物一样,有其常道——恒久之道。它就像存在于无限时空中的一张网,潜移默化地发挥着作用。只有知之,才可为之。如何探求这投资之道呢?“登山务穷其巅,游洞务尽其极”。穷山之巅是对脚下之山的超越,是视野的无限开阔。尽洞之极会到达神秘之处所,别有洞天,豁然开朗。任何科学的发现都是基于这个“穷尽”的精神。这个精神的本身是深入其中的历程与超越其外的思维。认定成败之中有其固有的东西在起作用,就会把成败看做是遵道和违道的结果。我在研究投资门径的过程中,从自己一再感受与观察到的成功与失败开始探究,一直追寻到深层的、幽远的、细微的、隐蔽的地方。思维在持续与饱和之中产生顿悟与直觉:其实决定失败与决定成功的是同一个东西,成功与失败只是它的正反面。这个东西是什么呢?是资本的灵魂,是具有灵魂性质的资本。它是决定产业投资成败最具根本作用的东西。它不是人们已经阐明的任何形式的资本,但对财富的创造与增加而言,又是最具有资本性质的资本。它是溶解在全部物质的、技术的要素资本之中,又超越它们之上的一个真实的存在。发现资本灵魂的存在与构成,阐明资本灵魂产生的过程与条件,揭示出产业投资的一个重要规律,这是本篇的核心内容。民富论——创业投资模拟与运转的魂与根第5章投资的“资”是什么投资的“资”是什么投资的“资”是货币及其物质形态,是知识、技术、信息。资本包括这些东西,但用做投资的“资”,首要的、起决定作用的不是这些东西。是什么?是人的灵性渗透到物质资本之中,赋予物质资本以生命的资本,是资本的灵魂或灵魂资本。为了区别以往全部资本概念,我把它称之为F资本(借用微积分中:S=F(AB)中包含的意义。F代表AB相加大于和的关系)。F资本可以通俗地理解为投资的“资格”,准确的解释为:生化资本要素和谐,整合资源优势,创造资本生命的力量和能量。这种力量和能量对财富的创造与增加而言,是最具有资本性质的资本,是融和于全部要素资本之中的真实存在。认识这个存在,对投资者具有至关重要的效用:它让人们知道,投资中的“资”到底是什么?知道了这一点,就拥有了全新的观念——超越传统资本概念的境界:懂得积蓄资本的目标是自己的脑袋,投资是投入一种以智慧为底蕴的能力,是启动一个能量的开关。一、迄今为止人们是这样理解资本的自从人们有了对社会经济活动,特别是商品经济的认识和研究,便有了资本的概念。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研究者的不同角度、学科的不同对象等原因,产生了对资本的多种说法。用做投资的货币及其物质形态。这是基本的理解。以增值为目的把货币用做投资这个用途,货币就是资本。既然把货币当做资本,不论投向哪个领域,货币都会变成与用途相关的物质形式。不论是土地、还是能源、材料、机器都是资本。资本概念的衍生及其特殊含义。经济学家从价值来源考察经济,把劳动力或劳动看成是资本要素。如亚当·斯密的著名论断:“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马克思从考察资本本质出发,把资本看成是由物体现的社会生产关系。在“新经济”概念流行的今天,人们注意到新的信息技术革命引发经济增长,把技术、信息看成是重要的资本要素。由于资源匮乏,人们强调自然资源作为资本的地位。多种资本概念的一个共同特点。不论从何种角度来定义资本,都与财富的增长有关。只是由于创造财富的不同要素,在人类生产活动的不同时期,发挥作用的程度不同,而形成不同的观念。农业经济时代土地的作用最为突出,一切社会矛盾源于土地。工业经济时代,机器的作用最为突出,吸纳和推动生产性劳动的资本(机器)数量决定财富的大小。到了近代和现代,技术的作用突出,技术创新成为经济变动与增长的重要因素,如铁路、电力、汽车、电子等都创造了各自的产业链,分解出许多相关行业进而拉动经济。可见,人们对资本的理解有一点是共同的:凡是与财富创造和财富增加有关的要素都是资本。二、用“软”与“硬”来概括资本的必要性既然凡是与财富创造及增加有关的要素都可以叫资本,那就有太多的资本。我想到用两个字来概括它们——“软”和“硬”。这当然要感谢计算机的普及使人们很容易理解这两个字。不但容易理解,而且概括力很高、很准、很通俗。硬资本就是与财富创造与财富增加相关的一切物质要素。它包括土地、劳动力、能源、材料、机器、设备、厂房、工具,以及用价值代表和支配它们的货币。即:一切物质的、有形的、实在的、构成投资的物质基础的要素都是“硬”资本。与之相对应,软资本是与财富创造与财富增加相关的一切非物质要素。它包括:知识、技术、信息这三项涵盖面极宽的资本。即一切非物质的、虚的、无形的、构成资本内在属性的资本要素。为什么要这样来概括呢?是排除硬资本概念误导的需要。人们在创造与使用资本概念时,是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此种资本观念延续到今天。在大多数人看来,资本主要是指使财富增加的物质要素。此种观念误导了投资行为:一涉及投资,则一个项目、一番论证、一笔资金、一伙人、一通鞭炮、一张执照——开张了,干起来了。等到干不下去了,垮了,分析原因是项目不行。于是乎,重整旗鼓,另起炉灶。投资行为就整体而言是此起彼伏,前赴后继。就个别而言是,“见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在开张创业的亢奋中,见不到我们的时候,我们是在停业灭火的反思中。”长期以来,是资本概念引导我们把投资理所当然地认定是投入资本,而资本又主要是物质要素。是资本的物质性观念框住了我们的思维,束缚了我们的头脑,限制了我们的行为。是软资本作用日益凸现的需要。软资本应该说是自古有之,自从有了硬资本那天起就有了软资本。这是因为软与硬总是存在于同一事物中,或者说任何事物都必然地包含软和硬两个方面,虽然可以相互区别,但通常是相互融合在一起的。比如说一套炼油装置,它坚硬的物质形态中体现着炼油的工艺技术这个软的内涵。我注意到有这样一种现象:一个事物,越是把时间拉长——或者把考察的时间放长,或者该事物发展的过程很长,软的因素作用就越大。相反时间越短,则硬的因素作用就越大,至少是越明显。这样的例子很多。古人讲以柔克刚,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水滴石穿,其条件就是时间。软因素在时间的延续与经济发展进程中,其作用日益凸现,20世纪初,管理重要性的突出是个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半个多世纪,以知识、技术和信息为代表的软因素在经济中的作用,不断地刺激着人们的头脑,更新着人们的资本观念。资本不仅硬,而且软。软比硬还“硬”。这就是增加资本概念,进行科学概括的理由。也是建设本章的中心论题:一个全新的资本观念的必要前提。是建立一个“新”资本概念的需要。软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超出了经济中的物质要素贡献的总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再是物质资本的相加与劳动数量的投入,而是知识的创造和转化,是获取知识的质量与效率,是处理信息的手段与能力。经济生活出现了一道靓丽风景:一个新技术的应用,创造了一批新兴企业,进而产生一个全新的行业,进而出现新的一轮经济增长。软资本的作用如此之大,以至于独立出了新颖、现代、准确的软资本概念。但是,还有一个资本,是既区别于硬资本,也区别于软资本的资本,是比软资本更“软”,更重要,更本质的资本,是在投资的全部过程之中起主导作用的资本,是超越于软硬两种资本之上,又渗透于两种资本之中的资本,这个资本是什么呢?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