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为什么在中国需要全资源的市场行销(2)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大型的市场活动不该只是市场行销部门的工作
Oracle的活动虽然是成功,但我个人认为整个性能价格比实在太差。整个活动的推广几乎全落在marcom和event部门的身上,看不到其他公司内部或外部资源的动用。以Oracle在国内的市场地位,他们应该有能力创造新的议题来吸引媒体的报道。整合内部的销售,设计部门的资源,配合渠道、工商联、经贸部,创造出一个为中国量身定做的ERP系统。为国内企业的老总们举办一个“老总ERP实话实说论坛”,为老总们解读ERP的优点和缺点,实行ERP时老总应该扮演何种角色,以帮忙公司ERP的落实。当所有的系统公司都把注意力放在IT经理人身上,没有人帮助老总们了解ERP对公司的冲击而带来的好处时,Oracle有机会可以做得更好,而且可以为公司省下一大笔钱。重点是Oracle要先学会全资源行销企划的理念。
政府和其他考量因素
在任何国家,全资源市场行销都是基本的战略思路。而在中国尤其需要得到重视的原因,还在于这个市场的不成熟、不规范,使做事情必须兼顾太多复杂的考量因素。
中国政府可称为市场“10倍速的力量”。如果希望政府对企业进行帮助,甚至成为战略伙伴,必须事前规划好全资源的行销策略,使政府的目标以及其他策略伙伴的目标,与企业的行销目标达到一致,实现“共赢”。为此,可能需要做大量额外的工作,短期内看上去甚至和企业的赢利目标没有必然联系,但从整体战略发展的视角审视,则是极为重要的长线部署。
摩托罗拉在1997年开始与主管经济的中国国家计划委员会合作,为中国1 000家企业提供管理培训,将摩托罗拉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与中国的企业分享。这个活动首先得到计委的大力支持,拉近了中国政府和摩托罗拉的关系。摩托罗拉在中国的经营,特别是在通信设备领域,有很多客户就是政府或政府关联部门;增强同政府的联系,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增强了与客户的联系。这一活动同时也提升了摩托罗拉在中国企业心目中的形象,接受培训的企业中有很多就是摩托罗拉潜在的供应商、合作伙伴甚至客户,摩托罗拉与他们共享经验,不仅意味着生意机会,同时在往后的商务流中,亦可得到管理更健全的合作伙伴的配合,增加效率。
地方政府、行业协会、重要的经销商、零售商、不同地区消费者的特殊消费习惯、媒体关系等等,一个细小的因素都有可能对市场结果产生影响,所以,在中国市场上,一定要用全局的眼光制定行销策略,若是只看见眼前的销售目的,或许前边就有大陷阱等着你,你却懵然不觉。
如果你不做,谁来做
全资源市场行销可能包括许多培育市场需求、市场流通环节和帮助合作伙伴成长的琐碎工作,有时候很辛苦。大家会问:这些事难道必须我们来做吗?是的,与成熟的资本主义市场环境不同,中国市场腾飞式发展的过程中有很多先天不足,行销配套系统不完善;既然是为了自己的发展,也只有不辞辛苦地做“分外”功夫。但是这些“不务正业”的行销工作,带给你对市场的更大的影响力。
因为缺乏第三方服务商,必要时需要投资某些基础的行销建设。比如宝洁,找不到第三方的调查公司来帮助了解中国大陆消费者的具体情况,就自己组建市场调查团队及扶植市场调查公司。宝洁不想当雷锋,他们当然是因为自己的需要才在市场调查行业下了那么大的力气,他们在绝大多数中国人还不知道市场调查为何物的时候,就通过市场研究对中国消费者有了深入的了解,帮助确立了自己市场领头羊的地位。
戴尔公司对中国的重要贡献之一,是推动了第三方物流体系的建立。物流可以说是戴尔直销模式的基础。戴尔进来时没有这些手脚,完全动弹不得,只有动用自己的资源,培训和培养第三方的物流系统大通公司,并帮助大通公司建立物流电子商务B2B系统,并直接和戴尔的供应链集成在一起。现在,戴尔的物流服务商已经非常成熟,一旦客服中心(call center)收到了订单,客户马上能够知道将在某月某日某时可以收到电脑。在国外根本就没有必要做这样的事,但是在中国则不得不做这一投资。用“不得不”来形容其实不太合适,因为戴尔从中也受益匪浅:他们得以将直销模式引入中国,完成了当初很多人认为是不可能的任务。而正是直销,使戴尔在短短几年时间内成为中国市场上最大的外资电脑厂商。
为了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外商们都在积极地考虑如何组成行之有效的行销组合,如何投资、规划配套的行销体系……而这些投资,都是为了完善本公司的行销资源,让公司的市场行销组合更有威力。
如何设计、规划全资源的市场行销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