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为什么必须在中国市场做领跑者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在前面我已经谈到,中国大陆尚未形成理性的消费习惯,消费者迷信舶来品、迷信任何市场区隔中第一个造成公众影响的品牌,并且在攀比的过程中追求“一步到位”,只要经济许可,一定买最贵最好的。所以,甘于做默默无闻耕耘者的品牌,将很难获得成功。可能你的产品或服务有许多优势,但关键在于,你需要挑出对手还没有占领的领域,充分发挥你的优势,将自己塑造成榜样,这样才能鼓动消费者追捧的热情。
我在大陆搞过一些中产阶层参加的研讨会,他们是国内消费的中坚力量。当被问及对方便面、洗发精和手机品牌的认识时,很少有人能够知道3个以上的品牌。如方便面,绝大多数人都知道第一是康师傅,第二是统一,但是谁是第三就很少有人可以说出来了。对于洗发精、手机,情况大致相似。品牌(Brand)这个词,最早是指美国开发西部时,牛仔们给牛身上打的烙印。由于大陆市场的消费者还比较单纯,消费意识还比较简单,一个品牌很容易在单纯的消费者心目中建立他们的地位。毕竟,“初体验”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人们对“第一”印象深刻,而对第二、第三往往就没有什么印象了。
地区差异造成足够多的领跑空间
中国至少有7个不同的区域市场,各地区消费者的成熟度也不尽相同。即使实力雄厚的外资公司,也无法一次性涵盖全国市场。通常做法是划分不同级别,如一级、二级和三级市场,优先攻入沿海经济发达的重点地区,再逐步渗透各级市场。时至今日,内陆许多地区仍缺乏强有力的国际级竞争者,这就给了很多本土企业及中小公司生存的空间。他们往往采取毛泽东的策略—农村包围城市,专挑那些大公司、知名品牌力量薄弱的地区(往往也是欠发达或是偏远地区)来经营自己的市场。例如顶新集团下属的德克士炸鸡连锁店, 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没办法和力量强大的肯德基、麦当劳相抗衡,而选择一些二级、三级甚至四级城市发展。在青海的省会西宁,德克士几乎是城中惟一的西式快餐店,生意好到下午2点钟时还在大排长龙。非常可乐也是沿袭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完全把市场集中在三级和县级城市,以避开可口可乐及百事可乐的强大竞争。而在国内,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并不一定意味着消费力低下,任何一个城市都已产生新贵阶层,普通百姓也怀着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提前消费。所以,中国市场仍有足够多的区域市场提供成为领跑者的空间。当然,一旦你成为一个市场区隔上的领跑者,你需要持续地巩固并不断提高你在市场中的地位,为潜在的竞争者设置更高的“门槛”。
学会逆向思维—“一窝蜂”意味着机会
中国本土企业最喜爱的市场行为之一是“一窝蜂”,看到某一领域有利可图,所有相关厂商立刻一拥而上。在有限的市场里,总是挤满了竞争(淘金)者;而另一方面,还有很多市场空间摆在那里没有人去开发。
一个有趣的例子是手机市场。过去6个月中,包括著名家电、IT制造商在内的约30个本土厂商,挤进本来已经拥挤不堪的手机市场,而他们几乎无一例外地选择时尚女性作为目标消费群,广告代言人全是吴小莉、李玟、金喜善等,或以成功、或以时尚、或以成熟作为诉求点。这30多家公司当中,绝大部分的公司没有设计能力,只是OEM韩国或者日本的产品,贴上自己的品牌而已。且不说在时尚女性和成功男士之外是否还有别的消费群体,产品本身的造型与功能能否支持广告诉求仍是疑问。这些企业只看到全球最庞大的手机市场,没有对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进行仔细分析,就眼红心热急急忙忙地跳进来,最后可能连生存都很困难。最近,国产手机厂商由于竞争压力,联合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民族品牌公车上书”的高峰会,期望得到政府的支持,实在是一种讽刺。
从另一个角度看,严重的“一窝蜂”反倒意味着机会。连最重要的企业都要挤在狭小的热门市场里,可以想像一定还有相当多相对“冷门”的市场无人理会,机会就摆在那里,就看有没有细心人了。
市场细分,需要更多领跑者
中国正在由过去的单一市场,走向多元化并细分的市场。杂志是最能展现一个市场区隔成熟度的产品,4年前售价10元以上的精品杂志还很难看到,如今书报摊上已有近百种选择,并且日益细分,从时尚到娱乐到游戏,越来越多的细分领域出现新的杂志。第2章中提到的《时尚》杂志就是很好的例子。根据AC尼尔森的报告,中国的消费者呈现出5种不同的面貌:敢于冒险者、努力耕耘者、价格至上者、潮流追随者和时代落伍者。敢于冒险者乐于尝试新事物,喜欢购买最新技术和新潮的东西。努力耕耘者注重产品的质量,同时因为具有一定的经济能力,愿意花钱买高质量的品牌,崇尚“一分钱一分货”。价格至上者讲究实惠,他们常常看中某一种商品而不会立即购买,而情愿等到商品打折降价时再掏腰包。潮流追随者,顾名思义,是时尚中人,喜欢“酷”、“炫”的感觉,容易受到广告影响。时代落伍者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品牌心理,但国际品牌还是国内品牌对他们来说区别不大。在这次调查所覆盖的三个城市当中,上海以价格至上者为主,有31%的受访者属于这类群体;在广州,潮流追随者占所有受访者的三分之一;而北京是一个各类消费群体分布较为平均的城市。
所以,尽管在很多领域内已经有强大的领跑者占据优势,但中国市场正以细胞分裂般的速度细分成长,得以成为领跑者的新空间也会不断涌现。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