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多元化的品牌内涵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在数位经济时代,品牌形象不是品牌概念的全部”,这不是说品牌形象已经死掉了,而是指一个品牌的建立还需要在客户头脑中树立产品本身的良好特性。数位经济时代的品牌内涵应该广泛地包括四个重要指标:产品价值的诉求,提供开放的标准,市场反应速度,品牌信任度。
◆ 数码品牌永远需要新的科技内涵
品牌的多元化内涵在数码产品中表现得格外突出。从最近公布的2003年世界品牌调查来看,前十名的产品排行从第二到第六名都是数码品牌—Microsoft、IBM、GE、Intel、Nokia,也就是说,全世界最强的前十名的品牌中一半被数码品牌占据,而前五大品牌中有四个是数码品牌。数码品牌与一般品牌不同的地方在于:由于市场是动态的,与客户关系是动态的,品牌本身也是动态的,数码品牌要不断地应用新的科技给予品牌新的科技内涵,才能站稳市场。
比如当你购买一个联想电脑的时候,你会考虑联想是否提供你所要的功能,联想的“科技走近你”是否带给你需要的科技?你也会考虑联想的电脑是否支持业界的标准,所有的软件是否运行无阻?联想是否跟得上业界的科技趋势,推出的是不是落伍的产品?联想的品牌是否是值得信任的,公司能否长期生存得以不断提供后续的服务?
“联想科技走近你”的行销理念不能只是一句重复的广告语,更应该通过切实的科技创新,为消费者享受快乐的数码生活提供无限的空间。2002年10月底,联想推出自主研发的“LEOS”操作系统,一举实现了丰富的“影音立现一点通”,即轻松实现PC机影碟播放、音乐播放和照片浏览三大数码娱乐功能的家电化操作,带给客户轻松的数码极速体验。联想还及时配合市场上的新技术(如Pentium Ⅳ)推出新产品,确保其在个人电脑市场中的领先地位。“联想科技走近你”,不只是在感情上向客户诉告品牌形象,更是在产品功能设计上真正“走近”消费者,在渠道、服务、价格上“走近”消费者。
诺基亚“科技,以人为本”的广告定位的成功,是因为它秉承以人为本的科技理念,以更人性化的设计、更新的技术满足客户的要求。它的手机一直以其友善、流畅的人机界面在业界独树一帜。其手机电池的通用性,以及其手机数据的轻松传递和复制,都为“科技,以人为本”的理念增加了筹码。它同时支持GSM和CDMA的标准,并参与独立第三方操作系统的投资,以确保产品符合业界的标准。它还不断推出新产品以保持技术领先,如新近在中国推出可以手写输入、收发电子邮件、附加英汉双向互译词典的手机。
所以,数码品牌不仅仅是提供一个品牌的形象,同时还要提供一个承诺,并不断地提供有用的功能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数码品牌的定位一定要和品牌价值诉求有所结合。最近我看到的一个很大的IT公司一直在强调,他们会把“快乐科技”带给消费者,但是何谓“快乐科技”?每个人对“快乐”都有不同的理解。过去传统消费品的行销手段只强调一个感性的诉求,给消费者提供单调而空泛的概念或许可以蒙混过关,而现在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这家公司应该反问自己,我现在提供的产品到底有哪些切实的特性能够支撑“快乐科技”的理念?这是做数码产品时要深思的要点。
◆ 非数码产品也要经常强化品牌新的内涵
在传统的非数码品牌的产业中,品牌的内涵也在改变。为了消费者的要求,传统产品除了着重于感情的诉求之外,还需要提供实质的产品特质支撑其品牌定位。越来越多的产品很难只靠品牌形象来推广产品了。星巴克咖啡店的案例就带给我们很好的启示。这家公司来自美国西雅图,1987年才正式注册为现在这个名字的咖啡店,如今已是全球最大的咖啡饮品零售商。探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星巴克的服务和环境一直在支撑着它的价值诉求—提供欧式咖啡的同时,提供一个轻松、开放、舒适的美式文化氛围,并选择贴进消费者生活圈的渠道建立营业网点。它在咖啡厅里放置沙发,使你在享受咖啡的同时能够放松心情。2003年,星巴克正式接入网通无线局域网(WLAN)服务,并已在京津地区24家星巴克店面开通该业务,吸引更多的高端商务人士(包括布波族)的光顾,让他们在享受一杯香浓咖啡的同时,也能够轻松实现无线畅游因特网。星巴克正借着无限上网的技术来吸引更多的商业客户,强化着目标消费群与品牌的黏合度。
相比而言,健力宝“第五季”的推广就显得很传统,完全以感情的诉求为卖点,而结果并不理想。其实,健力宝曾对“第五季”寄予厚望,希望通过大批量的广告宣传使之很快成为前卫年轻人喜欢的饮料品牌。电视广告上,我们见到酷哥靓妹在屏幕上尽情喊着:“现在流行第五季!”可是光摆“酷”是不够的,没有人知道“第五季”是什么。再者,在“第五季”的初期推广上,渠道和零售终端的管理也没有跟上宣传的节拍。
而同是果汁饮料品牌,农夫果园的行销就相对比较到位。今夏,农夫山泉别出心裁,打出“农夫果园,喝前摇一摇”的广告语,电视广告中一对父子喝果园以前要把屁股摇一摇,突出农夫果园是混合果粒的果汁,强调产品特质,不只是品牌形象的诉求,在众多饮料中可算做一个引人的亮点。
以上这些例子都证明,越来越多的产品不能只靠品牌形象,同时要有产品内涵与品牌形象相结合才能抢占有利“地形”(特定市场),对“目标”(消费者)进行重点攻破。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