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媒体细分天下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电视、广播、报刊、网络,四大媒体的细分化与多元化时时在敦促行销部门,密切关注观众群的细分,以便使市场行销“有的放矢”。
10年间的媒体细分化
10年前,《时尚》杂志创办,当时是国内仅有的两本综合时尚杂志之一。4年前,《时尚》开始与《大都市》(Cosmopolitan)及《君子杂志》(Esquire)合作,分为针对女性和男性读者的两本杂志《时尚·伊人》和《时尚·先生》,随后,又细分出《时尚家居》、《时尚健康》、《时尚·中国旅游》等共六本,覆盖大中城市白领们时尚生活的各个方面。未来一年中,他们还将继续推出针对年轻主妇、少女等细分读者群体的杂志。
与其他发达国家比起来,中国的电视事业起步较晚,但不到5年间,中央电视台就由单一频道发展为目前的13个频道,北京电视台也拥有了9个频道,全国共有近60个频道的资源进入平常百姓家。媒体的细分必然伴随着观众群、消费群的细分,比如今年开播的央视24小时新闻频道,吸引的是“三高”(高教育程度、高收入、高职位)消费群,满足他们对国际性、实效性以及“第一现场”的追求。
媒体小众化,对特定人群的影响力
创刊于2001年的《21世纪经济报道》已经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业报纸之一,被同行和读者誉为中国的《华尔街日报》。财经媒体是小众化的,如果只看发行量的大小,40万份的《21世纪经济报道》远远落后于日发行量超过100万份的《北京晚报》;然而小众媒体更容易对特定人群产生更深的影响。《21世纪经济报道》出笼前,由美国著名的AC尼尔森媒体调查公司进行市场调查,确定了报纸的市场定位—中产阶层的代言人,读者主要集中在机构投资者、企业管理者、政府决策者当中。2001年10月份,美国盖洛普咨询有限公司调查了国内6家财经媒体,结果显示,《21世纪经济报道》的读者月收入最高、受教育程度最高、阅读时间最长。显然,这样的人群正是众多商家绞尽脑汁想要争取到的。
大渠道重塑分销体系
家电行业的国美、苏宁、大中,日用品方面的家乐福、沃尔玛、普尔斯马特,众多大型特许加盟连锁店的成立,不仅改变了人们的购买习惯,还在重塑中国的分销系统。
从顾客角度而言,大型零售商采购规模集中、量大,具备更多与商品厂家“杀价”权利。价格比中小型卖场、地方老百货的价格更实惠,又能提供更多的品牌让顾客“货比三家”,加上每日强大的广告推销,自然吸引了顾客的光顾。从厂商角度而言,由于不需要面对那么多小经销商,大型渠道可以让厂商的渠道管理更容易,更省钱。于是,这些巨无霸们的销售量一天天涨势喜人。
大连锁巨无霸挑起价格战
厂商刚刚开始享受大渠道的便利,却发现情形不妙:销售量的优势,使价格的主导权落到大渠道的手中,厂商很难讨价还价。
比如北京家电业,竞争异常激烈,基本形成了全国性“价格盆地”,几大家电连锁零售巨头品种齐全,价格又比周边地区的低得多,吸引着周边地区居民风尘仆仆地远道而来采购。就厂商关系来说,苏宁要比国美好,但国美巨大的吞吐量与店面量,天然具有与厂商直接对话的权利。日立在上海与国美吵架,后来又言归于好也是无奈。
传统的市场行销组合理念包含4P,其中之一的价格(Price)因素已经逐渐由生产商转移到大经销商手上。还有一个P (Place) 指的就是渠道。如何去管理中小型渠道商和大型渠道商的关系,如何掌握价格的主导权,如何能让渠道配合公司的市场策略等等,对很多厂商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专业领域的专业分销商
2003年7月1日,国内老牌厂商长城电脑和国内最大的IT分销商神州数码签署合作协议,正式委托后者作为长城电脑PC整机的全国总代理,承担长城电脑的渠道销售业务和售后服务工作,而长城则把力量集中到新产品(如笔记本电脑、数码产品等)的研发中。此举无疑是IT界的又一“地震”。看来长城此次决心一改因循多年的“重制造、轻销售”的战略基调,利用自身与IBM多年合作的优势主攻产品品质,并与神州数码在分销渠道中的优势竞争力进行互补,打造全新的产业模式。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