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第三章 对日本式管理的再思考(10)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视频游戏
视频游戏行业更是一个日本式工业的显著例外。所有的三个竞争对手—任天堂、世嘉和索尼—都追求独特的战略。结果是,不但每个公司都有很好的盈利能力,整个行业也得到了扩张。
任天堂成为视频游戏业的一个主要厂家是在1981年它推出Donkey Kong的时候,而它真正的起飞发生在1983年,当时它把名为“Famicon”的8位视频游戏系统(适用于家庭电脑)引入了日本市场。这一产品在1986年以任天堂娱乐系统(NES)的名字登录美国。到1990年,任天堂拥有了美国家庭视频游戏超过90%的市场份额。
Famicon有一个控制台和控制器,使玩家能够在家享受到娱乐厅游戏的感觉。像超级玛莉兄弟(Super Mario Brothers)之类及其成功的游戏被做成单独的游戏卡,这种游戏盒可以插到游戏机中,而且只有任天堂生产的游戏卡能够在该系统上运行。公司决定把客户锁定在7到14岁的孩子,它认为年龄更大的孩子有太多其他的兴趣占用他们的时间。任天堂认为,对它们的目标用户来说,“可玩性”(安装和运行系统要简单,取回图像产生快速动作的速度要快)比提高画面质量更重要。这种理念产生的一部分结果是,任天堂在引进16位系统、提供更好画面方面比世嘉要慢。
任天堂曾经每年生产一两个质量特别好的成功游戏,并用大量的广告宣传进行促销,而不是生产许多只获得了一般性成功的游戏。一旦利润变小,任天堂就退出。任天堂有意不完全满足零售的需求,它的游戏库中超过一半没有使用。
公司设计自己的所有游戏的做法是独创性的,它使工程师在公司内部互相竞争,这在日本的公司中是少有的。为了增加开发出真正新颖游戏概念的机会,研发团体分离于市场营销部门。后来,任天堂把它的一些软件开发承包给独立的软件公司。然而,它只对少数几家开发商授权,并且对这些开发商有严格的控制。每出售一个插入式游戏卡,开发商就要上缴20%的版税,任天堂还要求它们订立制造合同。世嘉选择了一个不同的定位。1951年,两个美国人在东京组建世嘉公司,世嘉以经营日本的娱乐厅起家。到20世纪80年代早期,它就已经成了市场领先者。世嘉在时尚商业区建立了宽敞明亮的游戏设备,它以此改变了娱乐厅又脏又黑的丑陋形象,使之可以满足整个家庭的需要。
世嘉的娱乐厅游戏经历塑造了它在家庭视频游戏行业中的战略。世嘉的目标是14岁以上的顾客。在第一次进入8位游戏领域后,世嘉推出了具有增强图形功能的16位系统,即日本的Mega Drive和美国的Genesis。Mega Drive由世嘉的娱乐厅游戏机改进而来,拥有512种颜色、高音质以及显示几层背景的能力。世嘉在速度和“可玩性”(任天堂所强调的)之间进行权衡,以取得增强图形功能。通过键盘、打印机和调制解调器之类的外置,Mega Drive被设计扩展为一种家庭办公室处理机。总之,世嘉致力于成为高技术公司。
1992年,基于它一贯的经营理念,世嘉迅速进入CD-ROM技术领域,当时它引进了Sega CD,这是一个300美元的CD-ROM,附加到Genesis上。CD-ROM具有提供增强图形的优势,可是它玩起来比插入式游戏卡慢,因为它无法以同样的速度取回信息。但这种选择符合世嘉的定位。随后世嘉开发了其他一些高质量的游戏,包括32位的Sega Saturn。1996年,世嘉开始提供名为Net Link的 28.8波特调制解调器,它允许Saturn用户在电视机屏幕上浏览因特网。
为了在技术上取得领先优势,世嘉不惜出高价招聘软家开发商,并打破日本的传统,聘请猎头从顶尖技术公司挖取最好最聪明的技术人员。该公司提供高薪和优厚的开发预算作为激励措施。第三方软件商为世嘉的新式16位系统开发游戏,世嘉对它们有很强的依赖性。为了与任天堂竞争,世嘉在开始的时候收取更低的版税,并给开发商生产它们自己的软件和为其他厂商设计游戏的权利。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