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并购进行时(5)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这种互惠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抬高收入,所以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在内部使用这种方法,把钱从一个部门转到另一个部门。其中有一个交易就涉及氧气媒体公司,这是一家为妇女开办的网站和有线电视频道的新兴公司。自从2000年初创办以来,氧气电视台在有线系统没有多少收视率,而且和时代华纳有线公司的合作也没有取得进展,因为时代华纳有线公司一般把新生的频道拒于纽约市场之外。氧气电视台只有1 300万用户,所以不受重视,或者被认为是失败的工作。但是2001年4月,氧气电视台突然走运了,对公司早期投资较少的美国在线决定再向氧气电视台投资3 000万~5 000万美元。同时,美国在线还会安排时代华纳有线系统传送氧气电视台的节目。
通常情况下,有线频道要向有线系统付“传送”费,但和氧气电视台这笔交易中,时代华纳得到的传送费高达1亿美元。而氧气公司却没有支付传送费,这家举步维艰的电视台答应花1亿美元在美国在线-时代华纳的资产上做广告,其实大部分广告是在美国在线的网上。这个承诺对美国在线来说是个好消息,但对有线部门则不是。为了挽救这种局面,美国在线决定补偿时代华纳有线公司损失的传送费,于是替时代华纳的有线公司买下巨额广告。像操纵氧气公司传送费这样的交易不只是互惠,而是双重登记。同一笔钱入了两次账,先是在美国在线登记为广告收入,而后在时代华纳有线公司又登记为广告收入。
艰难的磨合
至2001年春,美国国内已经正式出现经济衰退。各公司都被没人需要的多余存货所困,于是只好尽一切可能让销售和股价再次动起来。2001年1~4月期间,联邦储备银行就降低了4次利率。股票一直下跌,美国经历了后来被《华尔街日报》称为“大萧条以来最惨淡的熊市”。
广告市场也十分疲软。与上一年相比,电视广告的销售急剧下降。一般落后于电视大约6个月左右的杂志行业开始收缩,网络广告已经开始大幅下降。2001年4月初,雅虎第一次宣布收入减少,与上一年相比减少了22%。分析家认为,这个数字还会继续下降,全年减少30%。雅虎的股份回应了这些预测,4月份创下了最低点11.38美元,比1月份下降了惊人的70个百分点。在惨淡的后网络经济时代,人们似乎很难想像2000年初的高潮时,雅虎的股票曾以每股239美元交易。
4月18日,美国在线-时代华纳报告了一个极好的消息:公司并购的第一个季度,广告收入上涨了10%,和预期的一样。但大部分时代华纳的部门表现糟糕,只有美国在线的广告和电子商务收入上升了37个百分点,增长为7.21亿美元,而一年前这一数字为5.38亿美元,这个数字太惊人了。“这一点促使我们继续努力去完成我们制定的财务目标。”李文自豪地告诉记者,华尔街也十分赞同他的看法。一位分析家告诉《华尔街日报》:“这个增长为公司的好年景定了基调,这表现了他们在艰难的广告市场上的活力。”
投资者被这份季度报告打动了,仅那一天他们就把美国在线-时代华纳的股价抬高了12个百分点,上升为49美元。5个星期不到,5月21日,美国在线的股票又增长19个百分点,上升为58.51美元 。从2001年初开始,美国在线的股票竟然上涨了85个百分点。公司正像李文承诺的那样像气垫船一样飞在“正常的市场活力之上”。
此时,史蒂夫·凯斯则帮助让公司的股票越升越高,他狂热地推行继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并购之后的“大战略方案”。2001年6月他对一位记者说:“最基本的保票是要进行并购,不只是电视的并购,而是把个人电脑、电视、电话和录像机都并购在一起。这样人们就能更好地娱乐,更好地接受知识,更好地交流,从而改变人们的生活。”
作为美国在线-时代华纳的主席,凯斯成了公司更大的发言人。他发表关于数字化时代和即将来临的伟大并购方面的讲话。由于忙于应付他的慈善基金会和家庭,2001年,他手下的重要管理者经常找不到他。但是公司里每个人都会告诉你实情:2001年,除了削减开支以节省10亿美元是个策略外,美国在线-时代华纳没有一个大策略。不管凯斯是否意识到,但他的工作不是让人们“更好地接受知识”,而是确保美国在线-时代华纳能够完成他向华尔街保证的数字。
到6月份,公司已经无技可施了,美国在线-时代华纳的每个部门都在苦苦挣扎,而外行人却不知内情。美国在线作为美国在线-时代华纳最大并且推动公司发展的部门必须完成任务。
2001年春末,梅尔·伯娄和美国在线部门的领导巴里·斯图勒发生了冲突,梅尔说他完成不了公司分配的当年的任务。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