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站在老板的角度思考问题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企业家是世界上最苦、最累、最孤独、最不容易的人。当你将一件事看成是事业的时候,就算有千万种困难,你都必须去解决;就算有多苦,你都要得坚持下去;就算和你一起战斗的战友一个个舍你而去,只要你一息尚存,就必须熬下去。
在某公司的内部刊物里曾经有一篇文章,写的是关于一次性纸杯使用的问题。
一次性纸杯只是给来访客人准备的,公司员工自带杯子。然而,他发现上班还不到一个月,他也开始用纸杯喝水了,而且经常一天不止用一个纸杯。产生这一浪费的根源其实不仅仅是因为没有明文规定,更重要的是公司中的许多主管、经理等高层管理人员也没能以身作则,自然给其它员工做出了不太好的表率。久而久之,大家认为这是很正常的事了。
文章中说:假如我是老板,我一定会坚持每天用自带的杯子喝水;我还会为那些现在还没有杯子的每一个人,准备一个水杯并编上号(统一购买的水杯外观往往一样,以免他们用错);此外,在公司的员工手册上,也会多出一条相应的规定。那些仍不为所动的人将会根据职务大小、情节严重程度受到不同的处罚。或者我公布这么一条:自今天起,公司出售一次性纸杯,供大家在公司上班时取水用。相信没有人会认为这是一个好生意吧,也连开张都很困难。 无论在哪个公司,其实不过只有两种人,一种是打工的,另一种就是当老板的。打工的常常会发出抱怨,抱怨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是自己付出太多回报太少,就是觉得自己付出的是好心,但老板却觉得那是驴肝肺。打工者眼中的老板不是不近人情的剥削者,就是眼里看到的只是金钱、凡事斤斤计较的吝啬鬼。
到底老板又如何看待那些帮他做事的打工者呢?手上的一只棋子?兄弟姐妹?还是战友?每个老板心里对每个员工的定位都不一样,我们无从考究。
但每个下棋的人都深谙“一招不慎,满盘皆输”的道理,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是不会随意牺牲一兵一将的。但何故在生活里却常常出现打工者与老板之间因一点小事而导致矛盾进一步激化,下属和上司之间不是反目成仇、就是你留我就走的故事?每每分手的时候感觉最痛的都是打工的,走的也是打工的,极少听过员工和老板发生矛盾后,老板辞职走人的故事。
当很多这样的分分合合在身边上演之时,当员工和老板利益发生冲突之时,很多打工的不知道自己是谁,站在老板的角度去异位思考的人更是寥寥无几。
明智的员工从不抱怨老板对自己不够好,因为他知道要增强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就必须把成本控制好。在员工身上省去成本一分,则意味着自己多赚取利润一分。员工的经济效益就是老板的成本支出,如果单从金钱利益来看,老板和员工之间永远是两个利益对立以及相互矛盾的个体。如果你是员工而不是老板,如果你觉得老板制定的薪酬合理,而且能做到准时发放,不借口苛扣,这样的老板已经很不错了,所以,角色如此,游戏的规则如此,抱怨于事无补。如果不能根本地改变自己角色,不如想办法哪怕只是做一只棋子,也做起决定性作用的那只,让自己的角色不断在老板心中增值好了。
我们接触的企业老板越多,就越会感觉到——成功自有非凡处,能当老板的人,都是非常值得我们敬佩的人。
看到很多宝马代步的老板,他们却每天吃在工厂、睡在办公室;下班了,员工都走了,而他们还在挑灯夜战;放假时,员工都去玩、去和家人团聚了,但他们依然不舍离开——他们到底为了什么?有一位年近五旬的开发商,人人谓之“铁算盘”的老企业家。从楼盘打地基到100多栋楼齐齐拔地而起天天都在现场第一线指挥,从没休息过半天。当时,楼盘的游泳池刚建成,第一次灌了满池的水清洗消毒,但却无法放走。个个工程师都百思不得其解,这个时候,已经熬了两个通宵,声音沙哑的“铁算盘”指着池底说:“可能是下面的出水口堵塞了”。那些专业的工程师个个都说不可能,他二话没说就跳进脏兮兮的游泳池,很快就从水里挖出一个粉红色的塑料袋,——“就是这个袋塞住了去水口”,全场寂然。大家心里无比震撼,到底是什么驱使这个身价过亿的老板有如此勇气跳进满是苏打水、消毒水和泥沙的水池里?
国际人力资源管理顾问许•安东尼博士在上人力资源管理课时候说:“企业家是世界上最苦、最累、最孤独、最不容易的人。当你将一件事看成是事业的时候,就算有千万种困难,你都必须去解决;就算有多苦,你都要得坚持下去;就算和你一起战斗的战友一个个舍你而去,只要你一息尚存,就必须熬下去”。听到这样的说话,课室里一片寂静。
因此,请你学习了解和欣赏你的老板。人与人之间只有通过了解才能理解,只有通过欣赏才能体谅。在工作的时候,在你觉得委屈和失望时,就对自己说:“假如我是老板”。在一个公司工作,就应该明白:老板提供就业机会,打工者需要工作,你们之间是一种供需关系。所以,如果一个人每月只收1000元的工资,但却创造出一个需要2000元工资的人才可以创造的价值,那老板一定会很重视你,就算不及时给你加工资,也会在生活上不断给你关心和支持,反之,如果一个人每月收2000元的工资,却创造出一个只需1000元工资的人就可以创造的价值,老板就算不及时解雇你,也会在心里时常盘算何时找到适合的人取代你。
换位思考后,我们就会感觉到自己是老板的战友、朋友,是企业的一份子,而不是老板手中一只可有可无的棋子。而且有时候站在老板的角度想问题,还有更为有利的发展。
李林从经济管理系本科毕业时,有4个工作机会可以选择,他却决定当一家化妆品公司的董事长助理。交接那天,前任助理告诉他:“在这里简直就是浪费时间!”因为助理的任务就是收发公文、做会议记录、安排董事长的行程,简单地说就是打杂。同样的工作,在不同人的眼中,却有天壤之别。李林认为,每天接触公司的决策文件,可以看出董事长批公文的思路。一场场会议记录让他见识到企业如何经营、决策如何产生。他说:“再没意思的工作,如果用老板的眼光来看待,就能看出价值所在”。当年那个“逃走”的助理不知际遇如何,但李林已经成为一家年盈利超过1000万元的公司老总。一个初出茅庐的毛头小伙,就是因为站在老板的角度看世界,奠定了他日后的成就。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