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面对记者采访(2)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掌握记者的采访意图
当你被媒体作为采访对象的时候,你首先要了解媒体本身,据媒体的名称来掌握媒体的性质和格调,在此基础上了解媒体的意图。掌握记者的采访意图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获得:
一、请记者出示记者证或采访介绍信,这是你的权利。按各个新闻单位的规定,记者采访必须出示记者证或采访介绍信,记者拒绝出示记者证或采访介绍信,你可以拒绝接受其采访,这是你的权利。这样做既可以防止假记者,现在假记者像游击队员一样地时常出现,又可以准确地了解记者的单位,现在媒体太多了,相似的单位名称也很多,记者证或采访介绍信可以帮助你准确地掌握,以便在采访过程中说出记者单位的名称,这样记者会很高兴。
记者在采访中经常会遇到采访对象叫错单位名称的事,这样的场面会让记者和在场的知情者尴尬。一些被采访者不好意思请记者出示证件,结果给假记者造成了可乘之机,有的被采访者因此上当受骗。你在查验了记者证或采访介绍信之后,还可以向记者索要名片,以方便采访完成后有可能发生的联系。但记者给不给名片取决于其本人的习惯、当时的心情、当时的场合等。请记者出示记者证或采访介绍信,一般是在办公室或会议上的单独采访等正式场合,如果是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你,或是一个大众场合随机采访你,你可以一般地对待,不必查验其证件。
在采访中你可以说出你的职业,但可自主决定是否说出你的单位和姓名。
二、请记者明确地说出采访意图,“你采访的目的?”“你准备做什么样的报道?”“你为什么找我?”“你希望我为你提供什么情况?”诸如此类的问题,你可以向记者明确地提出来。记者答复得越明确,采访的意图也就越明确。记者回答得含糊或不准确,说明记者的采访目的或报道思想没有搞清楚。这种情况下,你可以要求记者进一步明确问题。
你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你客观地介绍了单位的改革情况,比如由于流动资金困难,企业的职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只上缴了30%,你本来以为记者是做正面报道的,是采访企业改革成绩的,但记者的报道出来以后,你却发现是一篇批评报道,你讲的企业改革成绩并没有。对于这种情况,你不能责怪记者的职业道德,记者有权利这么做。
记者的采访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有面对面式的、电话式的,不常见的有隐蔽式的(偷拍、偷录、装扮)、迂回式的。对于一些敏感话题报道、批评性报道等,记者在正常方式采访无法获得所需内容的情况下,便会采取不常见的采访手段。对于记者的这种采访,你很难防避,你不能说假话,说假话会给你带来麻烦和压力。
识别假冒伪劣记者
“防火、防盗、防记者”,一些民众口中流行着这么一句话。近年来,假记者急剧增多,进入了“泛滥期”,行骗手法多种多样,甚至出现了暴力手段和公权介入以及组织化的倾向。仅在2004年,山西省新闻出版局就打掉了非法记者站21个,查处假记者8名。因为各种原因,山西省扫黄打非办查处的只是极个别的。在山西,最少有100多名假记者在活动。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