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乐极生悲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过度乃快乐的祸害,节制并非快乐的灾难。
——蒙田
乐极生悲,一种情感现象。
天堂与地狱,仅一步之遥;真理与谬误,仅一纸之隔;快乐与痛苦,仅一尺之差。
快乐到了极限的时候,就是痛苦。
快乐有“度”
人是一种高级动物。
动物的本能是“趋利避害”和“追求快乐”。所以,西方心理学家以“快乐原则”来衡量人的生活质量。“快乐原则”有一个“度”。0℃以下是冰,99℃以下是水,100℃以上是气。
你可仔细掂掂以下的故事:
和谐的性生活是一种快乐,但性生活过度时,就是一种痛苦。如果帝王在“芙蓉帐内”度三个月“春宵”之后,恐怕早已不能“早朝”了。尽管不少人“衣带渐宽终不悔”,“性”闸门无限开启时,便是“死亡”临近。
酒神狄俄尼索斯在朋友聚会中充当“煽情剂”。
当乙醇五分钟进入血液时,胆小的变得胆大了,脸薄的变得脸厚了,吝啬的变得慷慨了,木讷的变得活跃了,陌生的变得熟悉了……总之,由“快乐原则”的指引,人们在酒精的作用下,“返朴归真”了。但如果饮酒过“度”,一场欢乐的聚会,常常变成一场争吵,一场闹剧,这叫“快乐的惩罚”。
灯红酒绿、纸醉金迷,是“快乐原则”的泛滥。
当人们看到安娜·卡列琳娜和陈白露的结局之后,你有什么体会?她们既无“凤凰涅槃”的悲壮,也无为理想献身的忠烈,仅仅是生命的“过度消费”,而遭受“透支青春”的处罚。她们没有毁灭社会,倒是社会毁灭了她们。
莎士比亚说得好:“时间会刺破青春的华丽精致,会把平行线刻上美人的额角;会吃掉天生丽质,什么都逃不过他横扫的镰刀。”不言而喻,“透支姿色”,就是追求加速死亡。正如吸食“白粉”,其快乐是以生命为代价的。
乐极生悲的原则,即使在权力的争夺中,成功者固然尝到了成功的快乐,一旦走到尽头,这种“快乐”就变成了一种悲凉。
人们到“快乐极限”之后,常常“乐极生悲”。这不是“宇宙法则”,但它是人类情感生活准则。
追 寻
渴望成功的过程,伴随寻找的过程。
成功者有新的寻找,渴望成功者一如既往地寻找,没有成功的一辈子寻找成功,而成功之后,又堕入了新的迷惘。
有一个名演员,在插队下乡时拼着“小命”想当演员;在当了演员之后,拼着“中命”想当名演员;在当了名演员之后,她说:“做人难,做名人更难,做名女人难上加难。”
于是,我想到《我想有个家》这首曲子,为什么会经久不衰?那羁旅天涯的奋斗者,在异乡苦苦追求与抗争,不管他(她)们的奋斗结局是成功或者失败,但内心都有一个共同的音符:我想有个家。
一些浪迹天涯的歌手,常以最时髦的话说:“我要寻找一片绿洲,喘息一下疲惫的灵魂。”一些功成名就的人,在掌声与笑脸中成为时代的幸运儿。她们什么都不缺,就缺一个“家”。当然,这个“家”不是世俗的“家”,而是心灵归宿的“家”。
一些打破“温馨小巢”而不屑于两人厮守的女性,一段异乡创业之后,在空荡荡的洋楼里,在俊男如云的包围中,她们仍然要一个“家”。
世界的事,好事、坏事,无论从哪儿来,不管到哪儿去,似乎最终都蕴含了一个“宇宙法则”:世界是一个寻找的世界。
找到的和没找到的,都永远在寻找。人们总在寻找寄托,寻找生命的永恒价值。秦始皇就找过永生秘方,但没找到。后来的人也在寻找,不过不是寻找“长生之药”,而是寻找精神不朽。
永 恒
精神不朽,不是以个人生命永恒为形式的。
如果世界没有死亡,这将是一个多么拥挤而可怕的世界。生命的精神永恒,只有在大自然中得到最后的皈依。
在陌生的自然里,在重叠的山峦中,在高高的岩石上,在不舍昼夜的江河里,在日月星辰的光照下,人们似乎得到了一种感悟:自然的永恒与自我的渺小,从而滋生了精神不朽的期待。在人与自然中,人类始终在寻找心灵“物我合一”的“天人景象”。
人类从独立行走到工业社会以后,第一次打破了原始宇宙法则的“物我合一”的天人观。然而,人类文明发展越快,心灵就失落得越快。于是,人们又想回到“物我合一”的境界中去。
人类文明的发展,造成了人对机器的过分依赖。人对自身的“陌生化”,人与自然的隔膜,更加剧了这种“孤独”。
梅特林克在《沙漏》中说:“生命的长河中,我们永远孤独。甚至没有自己作伴,我们对自己一无所知。”
这是一种“成功病”,也是一种现代文明病。
孤独,是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
古往今来,人们都说人生短暂,流行歌曲《来去匆匆》唱得人们如痴如醉。文人比我们老百姓多一些说话的技巧,他们咏唱“夜空中的流星”,“雨后的彩虹”,“夏夜的流萤”等转瞬即逝的自然景象,述说了人类对生命短促的无奈情绪。
所以,我们耳旁才会响起“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诗句;才会咏出“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的愁音……
人们在寻找治疗现代文明病的良方:
——归返自然
在自然中,人能享受一片宁静。
在“暧暧远人村”的环境里,会获得“心远地自偏”的感受。宁静无为的环境,可以放松“文明病”紧张的神经。暂时摆脱一下“闹嚷嚷蝇争血”的昔日记忆。
在自然中,人能获得一种质朴。
因为,每个人生活在“人格面具”里,质朴离现代人已经很远了。我们与山民村夫交往,可洗涤一下被污染的心灵;在凹凸的山坳里,真可以读出“日月经天,江河行地”的韵味……
——奋起
奋起就是正视生活,正视生命个体的短暂。把握“有限”,展示坦荡的情怀。
认真读懂“每一次得到就是一次失落”的宇宙法则,正视世界有残缺我们才追求,正视人性有残缺我们才寻找,正视人生的不幸才磨砺我们的意志。
也许我们到头来可能一无所有,但我们这一代确实寻找了人生的要义,寻找了人生的价值。
人应做自己生命的主人,而不做名利的奴隶。“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来”,名缰利锁是人生的桎梏。淡泊人生,看轻名利,就不会被功名利禄烤焦薰黑。不然到头来,恐怕连自己也不认识自己。
世界上最可悲的事,不怕别人不认识自己,就怕自己不认识自己。要有一种坦荡的胸怀,要有一种“丈夫于世何所求,赤膊条条任去留”的人生态度……
我十分欣赏唐代诗人王翰的《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尤其“醉卧沙场君莫笑”的人生态度,表现了一种正视生命的觉醒,一种坦荡从容的情怀,一种不刻意追求“永恒”的永恒价值。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