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天涯有芳草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迅速把握生命阻止生命的飞逝,运用生命的活力来补偿生命的仓促潜逃。
——蒙田
学会思考,就是求得发展。一个懂得自我发展的人,必须思考两个命题:一个是“森林意识”,另一个是“边缘效应”。
大自然的倾诉
我们所说的“森林意识”,简约地说,就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合作精神”。森林作为一块植物群落,只有在它们具有一定的“规模效应”时,才具有保护土壤和含蓄水份的功能。即使你是一棵参天大树,如果离开了森林,孤立地耸立在东非的草原或者茫茫的沙漠中,不仅没有“森林效应”,反而会因“树大招风”而折枝。塔克拉玛干大漠里的胡杨枯萎身躯,正倾诉着古老森林的传说。
“森林效应”的核心,就是把个人融入集体,看重“团队的竞争”。日本是一个十分注重“团队精神”的民族。在国际竞争中,他们常以这种精神取胜。沙子垒不起坚固的挡风墙,但众多幼小的树木,可筑起一道绿色的长城。
在1998年夏季长江和松花江抢险中,古老中国大地上重新唱起了“森林之歌”。几十万军队和数百万老百姓之所以能战胜洪水,凭的就是坚强的领导核心和民众“团队精神”。
对“森林意识”的认知,不仅仅是表层意义上的合作。从深层意义上讲,是一种结构上的“优势互补”。这种“互补效应”,相似于化学上的“化合反应”:当几个游离而软弱“元素”组合起来的时候,就变成另一种十分坚硬的物质。
即使动物世界的生存竞争,十分凶猛的狮子,也不敢袭击成群的长颈鹿。而离群分娩的长颈鹿,只过几天就要融入附近的同类群落中,求得一种安全和保护。
即使十分激烈的商战,竞争的双方除了你死我活的竞争之外,从社会发展的层面讲,更多的还是合作。我们经常看到“强强联合”,正是这种合作中,重新分配市场份额,重新占有消费者。但前提条件是:你吃不掉我,我也吃不掉你。
商界有句名言:“亮底亮面,利润平分。”实际上,这正是商业运作的合作精神。
2000年秋,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接触了一位新加坡的华商。在彻夜长谈中,他向我讲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话:“经商的人,一定要把对方看成朋友。首先让别人活下去,你才能活下去。让别人活得更好,你才能活得更好。”
即使商海中沉浮,也千万别把对方当傻瓜。“蒙”、“骗”只有一次,而合作就有第二次、第三次……这既是经商之道,也是发展之理。“坑”、“蒙”、“骗”的办法,受到伤害的不是别人,恰恰是自己。
走向阳光
“边缘效应”,按生物学的意义讲:森林边缘,树木接受阳光的机会最多,拓展生存空间更广阔。由于森林边缘的树木受到环境的限制最少,“边缘地带”提供了一个良性的发展空间。从而达到一种“纵横驰骋三千里,任东任西任去留”的境界。
“边缘效应”大体可分为“地域边缘”和“职业边缘”。
谋求发展,必须考虑“地域边缘”。
大学毕业生到祖国的边疆去,要么黑龙江,要么西藏,要么内蒙,要么云贵。并不因为那里的风光特别旖丽,也不因为那里的民风特别淳朴,更不因为充满了罗曼谛克情调。那里急需人才,那里就是发展的“地域边缘”。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大学生才最能受到重视,得到培养,从而造就自己的“成熟”——将知识转化为创造能力,这是一笔终身受用的宝贵财产。
因为,“森林边缘”的树木得到阳光的机会较森林中心多得多,其根系也可伸向更远更肥沃的土地,最容易变成参天大树。
谋求发展,还应考虑“职业边缘”。
“职业边缘”,叫人在择业时,切莫过分追逐社会的“择业热点”。一些时髦青年特别崇尚“露脸”的节目主持人,但一个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只有20~30个位置。即使你有幸被录取,圈子中的竞争以及对主持人的全方位素质要求,那也是一碗不好吃的饭,只有过来人才知其中味。
由此,我联想到延续几千年的考试:全国就一个状元,而这个名额也不完全是由应考者才华与能力而确定的。全国成千上万的学子,皓首穷经,十年寒窗,就为了那么一个功名。为什么范进真的中了举人之后,就疯了?有谁细细体味过这功名背后的悲凉?
我们说,万紫千红是世界,千种风情是人生。为什么,应考的千军万马一定要过独木桥?
我认识一个学匈牙利语的的青年,多年“怀才不遇”。但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凭他一口流利的匈牙利语,使他成为了布达佩斯一家最大的中国公司的老板。
要经得住寂寞,更要耐得住寂寞。择业应有一点未来眼光:“热点”几年之后就是“冷点”,而“冷点”到一定程度就是“热门”。
排队买的东西并不一定是好商品。把握“夏天买皮衣”的机会,往往是择业的冷静眼光。
美国的动物学家艾姆斯说过一句有意思的话:“有了非洲,就有了我的视野。有了肯尼亚的草原,就有了我的事业。”这说明,谋求发展,看准“择业”,是人生走向成功的慧眼。
聪明人懂得:谋求发展中,注意“职业边缘”和“地域边缘”的效应,不去挤“独木桥”,也不去刻意苛求和设计自己的“热门”和“焦点”式的人生。
俗话说,傻人傻福,吃得亏打得堆。
一些择业不太“精明”的人,由于粗于算计,往往在择业的“地域”和“行业”方面捡别人挑剩的,结果却是“聪明人”始料未及:上帝青睐“傻子”,这些人往往能得到上苍的奖赏。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