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学会释放工作压力(1)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压力是生活和工作中的一部分,是真实存在的。每个人在工作中都会承受着诸多压力,内心不得放松,这直接影响了工作的愉快心情。如果不想被工作搞得苦不堪言,并保持一份从容,一份悠闲情致,那就要想法解决这种困扰,学会释放工作压力。
工作中少不了压力调味剂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压力会造成特别的生理反应,但并不是所有的压力都是令人感到不快的。积极乐观的人对压力能坦然接受,即使面临巨大的工作压力也依然过得轻松自在,毫无倦意。当他听到同事赞扬自己工作很出色,听到上司准备提拔自己时,就会产生压力,这是一种出于本能的积极反应。
生活的意义在于面对环境带来的刺激,人因此能体验快乐和成就感。压力是生活、工作的调味剂。人必须有适量的刺激,才能更好地生活。适中的压力不仅有利于肌体,也有利于心理上的平衡。
明白了压力的积极意义,我们就能够正视工作中的压力,对其有一个正确的看法,并学会接受某些压力,将其转化为动力,以此促进工作的完成,放松自己的身心。
憋在心里不如发泄出来
毛泽东说过一句话:“牢骚太甚妨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牢骚太甚当然是抱怨的话说得太多了,处理一些事情要以宽容之心做好长远考虑。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做到不发牢骚呢?如果把牢骚强压心底,即使憋不出病来,也一定会郁闷烦躁不安。所以要想减轻工作上的压力,就要学会用适当的方式发泄。
从人性的角度出发,我们主张:工作中出现一些不顺心的事情,与其憋在心里郁郁寡欢,还不如说出来让人释怀。言语本来是表达自己感情的一种工具,我们要善于运用这种功能排遣心中的苦恼烦闷。
我有一位朋友在公司里的人缘很好,他性情很好、待人和善,几乎没人看他生过气。有一次我经过他家顺道去看看他,却发现他正在顶楼上对着天上飞过来的飞机吼叫。于是我好奇地问他原因。
这位朋友说:“你看,我住在机场附近,每当飞机起落时都会听到巨大的噪音。后来,当我心情不好或是受了委屈、遇到挫折想要发脾气时,我就会跑上顶楼等待飞机飞过,然后对着飞机放声大吼。等飞机飞走了,我的不快、怨气也被飞机一并带走了!”
我恍然大悟:怪不得他脾气这么好,原来他懂得如何适时宣泄自己的情绪。
所以说,工作上有些不开心的事,不妨把它说出来,这样能够缓解压力,调节情绪,安慰自己,从中得到精神上的鼓舞,摆脱心理负担。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自言自语就是一种最健康的解决精神压力的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精神放松术。
当你感到整天被工作所累,人仿佛一下子老了许多时,不妨仔细看看镜中的自己,自言自语道:“不错嘛!并不太老,还是颇具魅力的,依然年轻!”能够有意识地欣赏自己,学会自我解嘲,自我排遣,这样一来,心情就会好了许多,自信心也增强了。
当你挨了上司的批评,心中忿忿不平时,可以一个人躲起来独自“控诉”:“哼!有什么了不起!你也有犯错误的时候,就算我有点不对,也不必这样盛气凌人嘛!我根本没兴趣理你!”一番喃喃自语,气也顺了,怒也消了,还是努力工作吧。
总之,工作中许许多多不愉快的事发生后,都可以用自我抒发的方式对着自己说一通,可以是倾诉,也可以是发牢骚,甚至是宣泄,都可以缓解你压抑、紧张的心情。
在头脑中思绪紊乱,工作紧张之时,自己的声音声可以起到镇静的作用。既能起到“一吐为快”的效果,又能专心于发泄而无暇顾及精神刺激,从而减少对别人的侵犯行为,使你能很快走出阴影,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去。
抱怨要适可而止
把憋在心里的话说出来,是表达内心不满的一种态度,目的并不是为了发泄不满,而是希望你的处境有所改善,以此来缓解压抑的心情。
不要误以为把憋在心里的话说出来是鼓励你满腹牢骚,大发怨气。你的抱怨多了别人听来就会无动于衷,甚至有所厌烦、有所反感。
所以,如果要抱怨也一定要有效地抱怨,让抱怨发挥它的正面效应。要做到有效地抱怨,关键要遵循一些抱怨的原则。
抱怨不要殃及无辜,如果别人没有不对之处,你的抱怨对他而言是难以接受的,这会影响你与同事间的关系,甚至会弱化团队的凝聚力。
抱怨的方式也很重要,听你抱怨的人也许与你想抱怨的事并不相关,甚至他丝毫不了解内情。如果你一开始就大发脾气,只会激起他们敌视防卫的心理反应。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