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梅赛德斯—奔驰(1)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梅赛德斯—奔驰(MERCEDES-BENZ)
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是世界上成立最早的汽车公司,奔驰制造了第一辆世界公认的汽车,一百多年过去了,汽车早已度过了他的百岁寿辰,而在这一百多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曾有很多汽车厂家显赫一时,但最终不过是昙花一现。到如今,能够经历风风雨雨而最终保存下来的,不过三四家,而百年老店,却仅只奔驰公司一家。
一、元首驾座——梅赛德斯-奔驰的品牌档案:
1.英文名称:MERCEDES-BENZ
中文名称:梅赛德斯-奔驰
2.注册地:梅赛德斯-奔驰公司总部和开发中心位于德国的斯图加特-温特图克汉姆。
3.品牌理念
奔驰作为一个拥有百年历史的著名汽车品牌,已形成了一个核心企业理念:公平、尽责。“公平”是指公平竞争、公平经营。而梅赛德斯-奔驰亦有三大经营理念,即:传统理念、快乐感理念和社会责任感理念。
4.主要竞争品牌
劳斯莱斯、宾利、法拉利、保时捷、宝马、奥迪、丰田、沃尔沃、凯迪拉克。
二、品牌历史——百年成就经典不衰
“汽车的故事就是梅赛德斯-奔驰的故事”。回首梅赛德斯-奔驰的百年历史,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即“百年不衰,经典演绎”。
1885年和1886年,卡尔与哥德利普制造出了各自的第一辆汽车,1883年卡尔先起炉灶,在曼海姆建立了奔驰汽车公司,1890年哥德利普紧随其后在斯图加特建立起戴姆勒汽车公司。1894年和1896年,两公司分别推出了世界上第一辆汽油机公共汽车和第一辆汽油机载重汽车。
经过了初期的竞争与发展、一战后的经济衰退以及国外同行业产品的冲击,为了生存,两家公司联手御敌,于1926年合并正式成立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简称奔驰公司),从此诞生了德国汽车成长与发展的摇篮。
在这之后,公司坚持以生产军用产品为方针,决心依靠德意志银行建立全德统一的汽车工业康采恩。在希特勒第三帝国时期,公司积极向掌权的国社党靠拢,并最终成为它的“经济翅膀”。而在二战期间,梅赛德斯-奔驰公司也弥漫着硝烟,遭受了战争的重创。
二战后,受到重创后的奔驰很快恢复了汽车生产。1945年,开始生产卡车,1946年又重新开始轿车生产,并且逐渐恢复了世界高档车生产商的地位,几多变迁与发展体现着王者霸气的奔驰公司愈发强大与鼎盛。
1998年公司的领导人朱尔金•施伦普(Juergenschrempp)又决定与美国克莱斯勒公司合并组成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形成汽车工业之巅。360亿美元的高价“平等合并”,被全球舆论界誉为“天堂里的婚姻”。
二、奔驰的公关失误——从“砸大奔”谈起
在“砸大奔”事件中,奔驰公司强硬的态度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在所有见诸报端的质量纠纷中,迄今从未有哪家公司像奔驰那样不仅强硬到底,而且步步升级。以下是奔驰的三次声明:
2001年12月27日,“我们对客户选择不接受我们对他的帮助而深表遗憾……对有关人士在这件事上所采取的极端的、没有必要的行为深表遗憾”。
2002年1月8日,“我们对这一非理性的而且无意义的举动表示谴责”。
2002年1月17日,奔驰公司要求“武汉野生动物园就所采取的不必要且侵害我公司的权益的行动出具一份致我们的公开道歉函。这封道歉函将发至所有报道过此事的媒体”。
“问题奔驰”的种种“问题”已经使奔驰品牌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大打折扣。这不仅因为汽车本身的严重质量问题,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奔驰公司对由此导致的多起事故的态度引人注目。奔驰公司坚持认为故障的原因在于消费者使用的汽油不符合标准而拒绝承认产品本身存在的种种缺陷。针对这一事件,有媒体指出:“这不是中国用户的过错,这首先要怪罪奔驰公司销售了这些汽车,他们应该知道中国的汽油状况。”
出现故障的真正原因是否在于汽油的质量暂且不论,但奔驰公司一开始就对中国消费者采取强硬态度,绝不是妥当的明智之举。
事实证明,奔驰品牌的信誉已经因此而在中国消费者的心目中大打折扣,这恐怕是奔驰公司不愿看到却又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事实。而对于国家质检总局指出的奔驰MB100轻型客车存在的安全隐患,奔驰公司再次矢口否认,其态度更引起了消费者的强烈反感。
总的来看,奔驰公司在这场“问题奔驰”危机公关中有几大失误,表现得十分幼稚,触犯了危机公关中的几大忌讳,与自己作为一个国际性顶级品牌的形象极不相称。
一家国际著名公关公司的总监,在接受《中国企业家》杂志记者采访时,非常谨慎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这是一个完全失败的案例,“危机公关中的几大忌讳,奔驰已乎都犯了。”3月25日,奔驰也终于对它的失败公关做出检讨,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有限公司总裁麦基乐承认:“与客户沟通缺乏技巧。”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