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本土的品牌智慧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一张一弛中,第一次感受代表中国
从上世纪90年代末起,经管类图书逐渐成为国内图书的重要部分。通常情况下,本土或国外的经管图书我大抵都要翻看的。虽然国外经管类的著作更有权威,但毕竟是外国人,语境环境不一样,即便翻译过来的作品,阅读时也总觉得缺少什么。所以相较之下更倾向读本土作者的著作,但可惜的是本土经管类的优秀作品为数不多,尽管书店的展架上琳琅满目,也多是相同的面孔、相同的思想,只是名称不一样,甚至内容重复雷同。
出于本土文化情结,《品牌三藏》虽是一本品牌书,但单仅名字,就已经吊足了读者的胃口。细读之中,却发现又不只名字而已,这不是一本以往的快餐式经管图书,其中的本土文化智慧并不在文史哲类之下,虽言品牌,却胜过品牌。比如下面的一些摘句,颇具寓意: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年轻人的目标客户群没有变,变的只是目标客户群里的年轻人。作为品牌,要么服务固定的人,要么服务固定的市场。
布是由横、纵交错的线交织而成……而这交叉不仅交织成布,更曾经支撑了一个古老悠长的农业社会。
多少人荣辱挫败,最终完善了自我……当面对艰难,需要始终满怀少年之心,哪怕只是一点意气风发的少年执著与狂妄……
对有的人,婚姻、恋爱是选择低价值易耗品……品牌本无所谓忠诚,我们更无需执守于好奇之门,但却要执守于人心。
人自始至终总要做到一件事情,就是本我。变化于形,执著于心。
品牌的核心是一种关系,那么管理品牌,就是协调品牌自身与品牌消费者、品牌竞争之间的环境关系——恩、怨、情、仇。
……有情、有理才能有神,传神之后才能活,活而能用,用方能久。
……与其投机于关系学,不如务实地了解品牌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于是《品牌三藏》不再简单的是一本经管读物,他更像一本中国本土的品牌哲理诗,如果传统的品牌书籍可以用西方写实主义的油画作为代表,那么本书更多的代表了中国水墨风格中的诗性、写意。另一方面,即使抛去上面的摘句,从本土智慧的角度进行评价,也依然不能减弱此书与众不同的地位。
最为学者,一直以为关于智慧、禅、思想领域的内容是社科类读物的专利,但本书让我另开眼界。它将东方智慧、禅思与崭新的品牌模型融为一体,不仅是营销人学习、应用品牌的过程,更是我们禅思的过程。
此外,作者在中国会意文字的基础上重构了传统品牌理论,提出了“品”字模型,并以“三”为纲,以“一”为本,将品牌管理的精髓融入“众口合一”的中国文句中。同时,区别于传统的经管类书籍,《品牌三藏》具有明显的中国诗赋的节奏韵律,静思而不失去灵快,从而使本书不再是简单的品牌经管书,更是在中国文化下的哲理书,使读者融入中国传统思维与现代品牌理念之中,在一张一弛间领悟品牌精髓的驾驭之道。
最后,特别要提的是在书尾,全书中出现了“品牌三藏”的唯一一次阐释,作者通过一句孔子的“一以贯之”将品牌精髓的驾驭之道推到了全书思索的最高点,此时,使人不得不放下、回思、修身、静心。
纵观全书,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本书不只是一本关于品牌的著作,更是讲述东方品牌中的智慧精髓。《品牌三藏》前所未有的在中国文化的基础上讲述品牌商业模型,并将中国哲思融入其中,其书如其名,融于中国文化智慧中,耐人思索回味。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