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完满是个无底洞,进去就出不来(1)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完满是个无底洞,进去就出不来
113
日本有个叫岗田的人,有一年他和一群好友到东非赛伦盖蒂平原去探险。当时东非正在遭受旱灾,因此,他采购了许多东西放在背包里,包括食具、切割工具、挖掘工具、衣服、护理药品,还有指南针、观星仪等。岗田对自己的这个背包很满意,他为旅行做了充分的准备。
在东非,当地的一个土著向导检查他的背包,突然问他:“这些东西让你感到快乐吗?”岗田被问住了。他没想过,这会让自己不快乐。他问自己:我本来是快乐的,这会让我不快乐?但又一想,背包里确实有些不必要的东西,背它走那么远的路不值得。于是,他取出了不太需要的东西,送给了当地的村民。在接下来的旅途中,背包轻了,没了重量的束缚,他的确变得更愉快。
一天,一个半痴半癫的人出现在一条繁华的大街上。他迈着不紧不慢的步子,唱着一首不清不楚的歌,让路人听得似明不明。这首歌是这样的:
来往的行人听我说,
听我唱支《半字歌》。
半痴不癫鄙人名,
半醉半醒把话说。
半开的花儿最诱人,
半遮的面庞妩媚多。
半山半水是田园,
半俗半雅是生活。
半新半旧的是衣裳,
半朴半贤是老婆。
半佛半仙叫心情,
半隐半显叫姓名。
半酒半酣才正好,
吃饭半饱才长生。
半松半紧地束自己,
半愚半痴地待亲朋。
半明半暗的是生命,
半苦半乐的是人生。
达·芬奇1452年4月15日出生在意大利佛罗伦萨附近的一个小村。他的母亲是个农家少女,父亲是佛罗伦萨的名门望族,三代都是富有的公证人。由于父母出身悬殊,达·芬奇只是一个私生子。
达·芬奇从小就聪明过人,在绘画方面表现出极高的天赋,获得了“绘画神童”的美誉。曾有一位农夫委托达·芬奇的父亲找个画家为他心爱的盾牌作画。父亲回到家中见到达·芬奇,心想:为什么不让我的“绘画神童”试试呢?达·芬奇拿到盾牌,就开始冥思苦想,最后决定画一个古希腊神话里的女妖。他把画好的盾牌放在一个黑暗的房间里,只让一束光线照在盾牌上,然后把父亲叫来。父亲一进房间就被吓住了。过了半晌,父亲说到:“我儿子真是个‘绘画神童’啊!”父亲舍不得把达·芬奇画的盾牌还给农夫,就从商店里买了一个还给他,而把达·芬奇画的那个卖给了一个商人,得了100金币。那个商人又以300金币的高价卖给了米兰公爵。
父亲既为儿子骄傲,又不愿意让他以绘画为业,他担心即使画得再好也不能振兴家业,而希望他学习法律以继承祖业。但是达·芬奇执意要学习绘画,父亲只好顺从儿子。在达·芬奇14岁时送他到佛罗伦萨著名艺术家维罗齐奥的艺术馆去学习绘画和雕塑。达·芬奇在这里不仅学到了精湛的绘画技艺,而且接受了人文主义思想。20岁出头,他就被佛罗伦萨画家行业会吸收为会员,成为社会公认的有独立工作能力的画家。
但是,绘画艺术并不能占领达·芬奇生活的全部空间。他精力充沛,聪明热情,兴趣广泛,好幻想,对生活中的任何事物都感到好奇,总想揭开各种各样的世界奥秘,进行各种各样的体验尝试。他手里做着这件事,头脑却想着另外一件事,也许会丢下手里正做的这件事,去忙另外的事情,甚至同时有不同的几个目标。他曾经做过吹拉弹唱的街头艺人,在宫廷变过戏法,玩过魔术,做过节目组织人,做过失败的雕塑家和军事工程师……
30岁时,他写了一封信给米兰的斯福查公爵,他说:“我愿意将自己的一切发明———轻而耐火的桥梁、蒙甲的战车、炸弹、大炮、臼炮、冲城机、投石机、海战攻防器、战舰、新炸药等展示给公爵……在平时,我愿做一个建筑师替殿下办事,我将建筑私人和公家的房屋,挖掘运河和设立水道,雕刻大理石、黄铜和陶土,并从事绘画。凡是委托给我的,我都能做到,不亚于其他人。”达·芬奇不断转移注意力的特点跃然纸上。
1503年4月,达·芬奇开始创作《蒙娜丽莎》,他和“蒙娜丽莎”(作品原型)本人也结下了真挚的友谊。开始,画像工作很顺利,5月底,《蒙娜丽莎》的脸部已基本画完。进入6月,“蒙娜丽莎”眼巴巴地盼着画像完工。
一天上午,达·芬奇没有在约定的时间到来。“蒙娜丽莎”十分焦急,担心他是否出现了意外。很晚,达·芬奇兴奋地进了门,迫不及待地宣布:“我要完成一件惊天动地的大工程!我要把阿尔诺河改道!”蒙娜丽莎吃惊地问:“你不是在讲笑话吧?那样的一条大河你能让它改道?”达·芬奇兴致勃勃地在地上画着他的设想,边为“蒙娜丽莎”讲解,激动得像个孩子。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