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对待问题既可积极也可消极(2)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但研究指出,这种方法可能只是个消极的反应。
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索尼特博士给美国儿科学院的报告指出——“假如让儿童作裁决,他们一定反对离婚。”他又强调:“离婚对儿童的长远影响,我们实在一无所知,如果我们是活在一个按儿童的意愿而行的世界里,那这个世界里一定没有离婚。”
另一个儿童心理学专家德里克·米勒博士亦指出,他无法接受“离婚对孩子有利”这一论调。米勒博士是西北大学的儿科教授,又是芝加哥西北纪念医院的儿科主管,他说:“没有证据显示,在单亲家庭长大的儿童会更有安全感,而且比父母双全的儿童生活得更美满。”他反而发现,在单亲家庭中,青少年自杀的个案日益增加;而且始自60年代的吸毒、酗酒、少女怀孕等青少年问题,在80年代更加突出。
这些研究都显示,父母与孩子同住,虽有争吵,却可能是个更积极的处理问题的方法。
我的父母也有争执。我清清楚楚地记得,在我小时候他们恶言相向的情景。虽然如此,他们却从不曾提及离婚。因此,我自小也就养成了一个信念——逃避不是解决难题的方法。
我深信,因为我的父母愿意尽心维系他们那并不顺利的婚姻,所以我能够成为一个更能抵御风雨、不屈不挠的人。他们为对方不断改善自己的爱的举动,使我更懂得了承诺的真谛。
事实上,如果知道了不能以离婚来解决问题,你就会学习怎样去重燃爱火。
逆境不再,强者永在。坚持的人不会气馁,他们会选择最积极的态度去驾驭问题。“驾驭问题”,这就是关键所在,因为有时就算用尽我们的“可能性思维”,有些问题仍是解决不了的。
假如你的腿被锯掉,虽然你不能叫它再长回来,但你可以装上假肢,且不断地进行锻炼,从而走得更好、更快;你这样做其实就是在驾驭问题。在你努力上进的时候,相信很多人都会为你坚强的生命祝福。
“可能性思维”——我不敢夸口它是灵丹妙药,但我相信假若我们肯相信的话,它会治疗大部分的“疑难杂症”。
假若有些问题是无法解决的呢?
如果你没有解决良方,那就不妨尝试着控制它吧。
那些身经百战的人,面对解决不了的问题时是怎样做的呢?他们会千方百计去处理它。你该怎样做呢?下一章我们会提到12个有建设性、具创意的处理问题的原则,你可以依照这些方法去做。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