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成功是一系列事件的集合(2)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想想世上,有多少朝中有人的人,官也做得非常大,由于自己不检点、不争气、半吊子,即使有皇帝做靠山,最后也免不了被砍头的命运。再想想有多少富家子弟,靠着父母留下来的底子,不学无术,只知吃喝嫖赌忙,不知柴米油盐贵,到头来,万千家财散尽,落得个妻离子散、朋友弃、吃不饱、穿不暖的境地。这些,全是因为自己修行不够,自己能力不足,最终不得好的下场。
朽木不可雕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论语》)
说的是宰予常白天睡觉。孔子批评他说:“真是烂木头不可以用来雕琢,烂泥巴不能用来装饰墙壁,这就是宰予啊。”
孔子说:“以前我对于人,是听他怎么说就相信他会怎么做;现在我对于人,是听他怎么说之外还要看他怎么做。这都是宰予让我转变成这样啊。”
宰予,鲁国人,孔子的弟子。是孔门七十二贤人之一,曾陪伴孔子经历陈、蔡之乱。在孔门的七十二贤人之中,宰予和子贡并以言语著名。《史记》中说宰予“利口辩辞”,这在《论语》中也是有据可察的。
故事一
“三年之丧”是古礼,指的是父母死后,作为儿女应该在家守三年孝,不能出外做事。做官的要辞官回家,做生意的要赶回来。家里不能行喜乐。孔子也是很赞同这一礼仪的,并且大力地提倡。但是,宰予提出了质疑。“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取火,期可已矣。”
孔子只得反问:“不服三年之丧,于汝安乎?”
宰予答以“安”,孔子喃喃曰:“汝安则为之。”宰予得意而去,孔子痛心曰:“予之不仁也。”
故事二
夫子尝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宰予一日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
夫子答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论语》)
大家都很羡慕我运气好,预先赌中了王有龄,然后借着王有龄放实缺,开始官商勾结,大大地赚了一笔。再后来,又运气好,成为左宗棠的得力助手,为他办理西征军的后勤等事宜。得到当时左爵爷的支持,开中国借洋债的第一人。这些人在羡慕我运气好的时候,却忘记了一件事情,他们没有想想,我为什么总会有这么好的运气。当我借钱给王有龄的时候,他还只是一个捐官,而且捐的也只是一个盐大使,在当时,这样一个捐官是没有人理的。为什么我偏偏选中他,无非是靠着我的眼光,看出他还有一些出息,有做事的意愿。有多少人会像我这样,将自己的饭票赌在一个当时如此落魄的人身上?再说我成为左爵爷的红人,又有谁知道浙江光复之后,有多少人说我的坏话,左爵爷又是如何在第一次见面中给我碰钉子,连座位也不给我一个,还不是靠着我的随机应变,一夕竟谈后折服了他,从而成为他的座上宾,帮助他打理藩库的一切。
在我的一生中,这样的事情可以说是举不胜举,我的朋友、事业什么的,无不是靠着我自己的努力,大家看看我跟古应春的结交就更明白了。正是这样一步步的积累,才到了后来的程度。他们为什么愿意帮我的忙,还不是因为我说话落门落槛,做事落门落槛,让他们觉得帮助我对自己有好处。
胡雪岩搞定古应春
胡雪岩已经看出,古应春也是个很“外场”的人物,不难对付,因而一上来就用请教的口气说:“应春兄,我总算运气不错,夷场上得有识途老马指点,以后要请你多多指教。”
“不敢当。”古应春答道,“我对你老兄也已经慕名很久了,这么多的人推崇你老兄,由此可见,你老兄必是个好朋友,我们以后要多亲近。”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