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第一章 目标道:云共山高 猛志常在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成功寓言之蝴蝶出世
有一位昆虫学家从外地考察回来,把一只茧蛹送给儿子,告诉他说,这只茧可以孵化出一只美丽的蝴蝶。
于是父子俩每天都在观察着。终于,一天早上,那蛹破了一个小口,两个人坐在桌子前,仔细地看着蝴蝶费力地挣扎着要破茧而出。但是那个看不清形状的小生命折腾了好几个小时,似乎并没有什么进展,而且好象已经筋疲力尽似地停了下来。
儿子看得很着急,决心帮它一把,于是找到一把小小的剪刀,把剩下的那部分剪开了一道口,把一只美丽的小蝴蝶放了出来。
这位昆虫学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想要制止,可是想了想又没有说话,只在在一边看着儿子。
被放出茧壳的蝴蝶像一个臃肿的小爬虫一样,战战兢兢地抖动着萎缩的翅膀,它始终没有飞起来。它在桌子上哆嗦着后死去了。
昆虫学家对告诉满眼泪水的儿子说,正是他的好心和性急断送了蝴蝶美丽的生命。蝴蝶在破茧而出的过程中,这样的挣扎会把多余的血液和养分从身体里挤出来,输送到翅膀上,只有如此,当它自由的那一刻,才能有轻盈的身体和强有力的双翅。
最后,他告诉儿子,造物为每一个生命所设计的每一步,都有其特有的规律和内在的意义。
第一章 目标道:云共山高 猛志常在
立志如山,行道如水。不如山,不能坚定;不如水,不能曲达。
1 人生从方向开始
多数人正在经历的一切,距离他们真正应该过的生活有千里之遥。
在撒哈拉沙漠的深处,有一个叫皮塞耳的小村庄。方圆上千公里没有任何人烟。村子里的在不多的土地上栽种玉米,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与世隔绝地生活在这个不知魏晋的世外桃源里。
多少个世纪过去了,终于有一个到沙漠探险的旅行家来到这里,用手语向当地人询问为什么没有人走出去。每个人的回答都是一样:从这儿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最后都还是转回出发的地方。
这位旅行家为了证实这种说法,雇用了一个当地人,让他带路,看到底是为什么?他们准备了半个月的水和粮食,牵上两峰骆驼,探险家把指南针等设备收藏起来,拄了一根木棍跟在当地人后面,准备对他们的说法探个究竟。
10天过去了,他们走了大约八百英里的路程,第11天的早上,皮塞耳村又从他们的视线尽头出现了。但是旅行家也明白了,当地人之所以走不出沙漠,是因为他们根本不认识北斗星。
在没有任何参照物的情况下,如果不认识北斗星,也没有指南针,想走出沙漠的确是不可能的。如果仅仅凭着感觉往前走,他会走出许多大小不一的圆圈,最后的足迹十有八九是一把巻尺的形状。
旅行家离开当地的时候,告诉一位青年人:只要白天休息,晚上朝北方那颗星走,就能走出沙漠。
多年以后,皮塞耳发展成为一座美丽的小城,而开拓者就是那位青年人,他为这个古老的地方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活。他死后,他的铜像被树在了小城的中央广场。铜像的底座上刻着一行字: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
一个人无论现在是多大年龄,他真正的人生之旅,是从设定方向的那一天开始的,以前的日子,都不过是在绕圈子而已。
如果没有目标和方向,那么我们只能转出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圆圈儿,就象林冲在风雪山神庙的时候一样,走了很久,却发现自己早已丢掉的酒葫芦。更可悲的是,我们转的圈子越大,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也就越多,人生的损失也就越大。
人生就象在怒海行船,为了维持正确的航线,不被沿途上暗礁困住或海浪吞噬,每位船长都需要一个可靠的导航系统,用来指引前进方向并到达幸福的彼岸。尽管彼岸并不遥远,但多数的船从未抵达那儿。正如有一首诗中所说:
世界的罪恶莫过于让它的孩子们日渐寂寞
他们虽然在播种,却很少收获,
象一个奴仆一样活着,胸中没有目标
悲哀至死仍然航向不明……
究其原因,在于他们使用的是一个到处都是BUG(“臭虫”,指本身所带的缺陷)的系统来航行,这些BUG可能是扭曲的是非感,或蒙蔽的价值观,或自私自利的意图,或是未能设定航道,无法分辨轻重缓急,不胜枚举。每一个BUG,都可能导致系统在关键时刻崩溃。
在20世纪20年代,贝利是美国最著名的珠宝大盗。
他不仅是成功的珠宝大盗,而且也是出色的艺术品鉴定专家。他所盗的对象都是有钱、有珠宝、还要是上流社会的人士。能被这位“绅士大盗”光顾的,一定是社会上有身分地位的人,这使得警方十分难堪。
有一天晚上,贝利又去偷窃时,被击中三枪而被捕,并且给判了十八年徒刑。他被释放后,再也不曾犯案,定居在新格兰的一个小镇,过着一般人的规矩生活。
最后,有人发现这位著名的珠宝大盗居然生活在一个小镇,消息传开,各地的记者纷纷涌到这个小镇来访问他。他们问他各种问题,最后一个记者抓住一个要点问了一个有趣的问题。
“贝利先生,”他问道,“你在当小偷的岁月中,偷了许多很有钱的人家,但我想知道,你偷得最多的究竟是谁?”
贝利不假思索地说:“很容易回答,我偷了最多东西的人就是贝利。以我的能力,我绝对能成为一个最成功的商人,或是著名的珠宝鉴定专家;但是我却选择了小偷的生活,而且还把我成年生活中的三分之二的时间消耗在监狱中。”
有多少人象贝里一样,终生漫无目标地游荡,或者向一个错误的方向前进。他们每天都按熟悉的“老一套”生活,从来不问自己:“我这一生要干什么?”他们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不甚了了,因为他们缺少自己的目标,过的是一种没有任何颜色的生活。
他们就是这样一些“船长”,在命运的海洋里迷失了方向,在烦恼与失败的礁石群中步履维艰,他们在生活中也不断地为自己的系统添加“补丁”,但往往是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却出来了,甚至比原来的还要严重。他们精打细算,节衣缩食,每天为一毛两毛的菜钱讨价还价,为买各种家电伤神费脑,这种令人窒息的生活一过就是几十年,却不懂得找到一个方向,认真的努力一回。
我们用人生的目标和行动、成败及曲伸四个方面的成功原则称为道,是因为它们无形无象,不能直接把握。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在佛教中,道是指修持求证得来的那个终极实体。在我们这儿,道就是成功规则。
成功者可以将自己的感受告诉你,但这些感受最多只能指个大致路向,点拨一下疑问,却不可能帮助我们找到成功。我们可以虚其心志,了解学习它,却不能由别人制定我们的行事准则。成功与不成功,还在于自己。
这种特点,叫做可受而不可传。
当然,如果没有前人指点,光靠自己摸索,也是会多走许多弯路,尤其是成功自有其精微细密之处,必须有人指点,才能曲径通幽。然而,这并不能代替自己的学习与追求。
铁板烧博士指出――
无论我们过去或现在是一文不名,还是曾历尽失败与挫折,都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集中精力和时间,认准自己的方向,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前迈进。在前进受阻时再调整角度,或迂回前进,或稍作休息以待机会,但不能改向或逆转,这样才能做到不虚度人生。
明确的方向可以让我们更积极,随着努力的实现这些方向,成就也就随之而来。而如果没有方向和追求,就注定会入宝山而空回,一事无成。
有了明确的方向,才能有所为有所不为,把精力集中到自己的事业上,不分散精力,也不做徒劳无益的努力。
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有些事只要努力也能成功,有些事情则最终只能不了了之,勉强为之是在浪费生命和金钱,因为它们需要长时间的酝酿,才能具备一定条件完成。
当然,随着时间推移和条件变化,我们的道路越来越宽广,可以作为的领地也越来越宽广。那些曾经“不可为”的东西也变得可为,这时我们就要“有所为”。
铁板烧博士说:欲穷大地三千界,须上高峰八百盘。真正的人生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在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就是目标所在方向!找到自己的生命方向的那一天,也就是我们生命最宝贵的一天,因为它将成为我们人生方向和力量来源。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