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第三章 在奋斗中享受人生(2)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干好最近的活儿
我们的古人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用一句简练的话来概括,就是:干好离我们最近的一件活儿。
贝尔纳是法国著名的作家,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和剧本,在法国影剧史上占有特别的地位。
有一次,法国一家报纸进行了一次有奖智力竞赛,其中有这样一个题目:
如果法国最大的博物馆卢浮宫失火了,情况只允许抢救出一幅画,你会抢哪一幅?
结果在该报收到的成千上万回答中,贝尔纳以最佳答案获得该题的奖金。他的回答是:“我抢离出口最近的那幅画。”
需要追求的最佳目标不是最有价值的那个,更不是最辉煌或自己最喜欢的那个,而是最有可能实现的那个。
一个聪明的人知道自己能力和智力的边界,知道有一些角色是自己永远扮演不了的,因此才不会冲动地、人云亦云地追求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在英国的西敏寺,有一位主教的墓志铭吸引了所有前来凭吊怀古的人:
我年少时,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当时曾梦想要改变世界,但当我年事渐长,阅历增多,我发觉自己无力改变世界,于是我缩小了范围,决定先改变我的国家。
但这个目标还是太大了。
接着我步入了中年,无奈之余,我将试图改变的对象锁定在最亲密的家人身上。但天不从人愿,他们个个还是维持原样。
当我垂垂老矣,我终于顿悟了一些事:我应该先改变自己,用以身作则的方式影响家人。
若我能先当家人的榜样,也许下一步就能改善我的国家,再后来我甚至可能改造整个世界,谁知道呢?
但重要的是,我们需要从力所能及的目标开始。
在生活中我们总倾向于往我们的不胜任阶层攀爬,向不可能实现的目标迈进,仿佛追求愈高、愈多就代表愈好,可是环顾四周,我们看到的却比比皆是这种盲目追求下的牺牲者。
我们看到一批批人,而且是人类中的大多数人,争先恐后、汲汲争取,到头来终将是一场空。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一开始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试着做些小事情。通过做这些小事,经验积累了,信心增强了,日后才能干些大的事情。
所以一开始,我选择的目标最好有短、平、快的特点,完成起来花时不多、投资不大,一旦失败打击也不太大。
比如说,想开一家大的出版公司,不妨先开一家小书店,投资额不过几万元,就当是一次尝试。等到越做越大,人缘、社会关系、商业信用、实践经营经验逐步得到增长,就能干大的了。
一句话,制定好的目标,一定要有条不紊地去实现,要从力所能及的地方开始,首先追求力所能及的目标
比尔带着哪把钥匙?
据说,亚历山大大帝有一匹烈马,所有的骑手都无法驯服它,被它狂暴地摔下来。
后来,一位聪明的骑士走到马的跟前,他没有像其它人一样紧紧地抓住缰绳,也没有急着爬上暴跳如雷的马,而是仔细地观察,最后马鞍下找出一根铁刺,正是这根杀扎进了马的肉里,使马暴躁不安。
这位骑士拔掉了铁刺,然后给马上药,最后轻松地驯服了那匹号称无法驯服的马。
许多问题和驯服这匹马的道理是一样的,所有的关键可能只在于找到那根别针。
2001年5月,内华达州的麦迪逊中学在入学考试时出了这么一个题目:比尔·盖茨的办公桌上有五只带锁的抽屉,分别贴着财富、兴趣、快乐、荣誉、成功五个标签,盖茨总是只带一把钥匙,而把其它四把锁在抽屉里,请问盖茨带的是哪一把钥题?其它四把锁在哪一只或哪几只抽屉里?
一位刚移民美国的大陆学生,恰巧赶上这场考试,看到这个题目后,一下慌了手脚,因为他不知道它到底是一道语文题还是一道数学题,他交了白卷。
考试结束,他去问他的担保人————该校的一名理事。理事告诉他,那是一道智能测试题,内容不在书本上,也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都可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地回答,但是老师有权根据他的观点给一个分数。
这位大陆学生在这道9分题上得了5分。老师认为,他没答一个字,至少说明他是诚实的,凭这一点应该给一半以上的分数。让他不能理解的是,他的同桌回答了这个题目,却仅得了1分。同桌的答案是,盖茨带的是财富抽屉上的钥匙,其它的钥匙都锁在这只抽屉里。
后来,这道题通过E—mail被发回国内。这位学生在邮件中对同学说:现在我已经知道盖茨带的是哪一把钥匙,凡是回答这把钥匙的,都得到了这位大富豪的肯定和赞赏,我们们是否愿意测试一下?说不定从中还会得到一些启发。
同学们到底给出了多少种答案,我们不得而知。
据说有一位聪明的同学登上了美国麦迪逊中学的网页,他在该网页上发现了比尔·盖茨给该校的回函。函件上写着这么一句话:在我们最感兴趣的事物上,隐藏着我们人生的秘密。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