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记住“自胜者雄”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自胜者雄,是司马迁的一句名言。它的意思是,一个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能够战胜自己的弱点才是真正的英雄。这句话颇为深刻,细思之确有道理。其实,在人的一生中,外部发展环境固然重要,虽也千差万别,但要立于不败之地,实现生命的价值,关键靠自身努力,靠自强不息的精神,靠永不言败的信念。
这就要求时时刻刻警惕自己,警醒自己,战胜自己的“心魔”。面对暂时的失意,要战胜自卑;探求浩如烟海的知识,要战胜懒惰;克服形形色色的困难,要战胜软弱;迎击气势汹汹的挑战,要战胜怯懦;遭遇意外的挫折,要战胜退缩。
人的一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面对困难甚至是灾难,有的人毫不畏惧和气馁,勇往直前。像这句名言的发明者司马迁,因为犯颜直谏,被处以宫刑。他没有一蹶不振,而是另辟蹊径,著就《史记》这部前无古人的伟大史书,成了名垂青史的大史学家和大文学家。当代作家苏叔阳身患癌症,仍保持乐观心态,从容应对,潇洒起居,生命不息,创作不止。他患病多年来,创作200多万字,作书 7 本。其中《我们的母亲叫中国》一书荣获中国图书奖、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奖。
相反,在挫折和灾难面前也有的人惊慌失措,结果不战自败。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丁•加德纳认为,在美国630万死于癌症的病人中,80%是被吓死的,其余才是真正病死。他曾做过一个著名实验:让一死囚躺在床上,告之将被执行死刑,然后用木片在他手腕上划一下,接着把预先准备好的水龙头打开,让他往床下一容器滴水,伴随着由快到慢的滴水节奏,那个死囚昏死过去。他用事实告诉世人,精神才是生命的真正脊梁,一旦从精神上摧垮一个人,那么生命也就变形了。
人的信念的力量同样巨大。如果我们认为并且相信自己能够进一步,那么成功可能性就更大。有一个发生在非洲的真实故事。6 名矿工在很深的井下采煤,突然矿井坍塌,出口被堵住,矿工们顿时与外界隔绝。凭借经验,他们意识到自己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乏氧气。井下的空气还能维持3个半小时,他们关掉随身携带的照明灯,全部平躺在地上,尽量减少体力消耗,尽一切努力节省氧气。他们当中只有一个人戴手表,所有人都向这个人提同一个问题:过了多长时间了?每听到一次回答,他们都增加一层绝望和焦虑,呼吸会更急促。后来约定由戴表人掌握时间,每半小时通报一次,其他人不再提问。戴表人当第一个半小时过去的时候,如实地通报了时间。第二个半小时过去时,他决定延长15分钟,竟然谁都没有发觉,于是第三次通报时间就延长到了 1 个小时以后。4 个小时后,他们被挖出来了,外面的人以为只能找到尸体,但他们发现其中 5 人还奇迹般地活着,只有一个人窒息而死,他就是那个戴表的人。显然,巧妙的报时给了 5 个人生存的信念,而确知真实情况的戴表人精神垮了。
人体的潜能很大,调动出来难以估量,战胜自我完全可能。印度专家曾把瑜珈功力深厚者埋进地下。瑜珈者在地下存活了 8 天,出来后除了身体虚弱外,生命体征一切正常。事后,测验者说他在地下努力排除杂念,把自己看作是树上的一片叶子和大自然作做着简单交流。杂念是练瑜珈者的大敌,功力深浅的标志有时候就是你如何控制自己的杂念。同样是一位瑜珈功练习者,扔掉氧气瓶跨过了6500米的登山死亡线。他在颁发吉尼斯证书的记者招待会上说:“我认为无氧登山运动的最大障碍是欲望。因为在山顶上任何一个小小的杂念都会使你感觉到需要更多的氧气。”
战胜自我是很高的要求。这种精神真正调动起来,力量实在会大得惊人。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