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第18节 给人品之门安上六把锁(2)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不身在曹营心在汉
“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这山望着那山高”,心情浮躁,只会让你一事无成。
俗话说,“既来之,则安之”。在公司里工作,恪守本分,表里如一,能静得下心来干事情是获取老板肯定的重要前提。一个身在曹营心在汉,吃李家饭盯着张家门,动不动就表示不满,以跳槽相威胁的员工,怎么会安心工作并且得到老板赏识呢?就算你的跳槽言行是无心之举,毫无恶意,也同样遭人反感。
王景参加工作没多久,热情非常高。为了显示自己的能力和才华,他对上级安排的任务,总想超时超量地完成。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对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都非常尽心,事必躬亲。但是最后的结果却适得其反,不但没有按时完成任务,还超出了正常开支,既被扣了工资,挨了老板骂,心里又郁闷。
在这种情况下,他却没有静下心来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反而对公司的处理非常不满,怀着一肚子怨气在公司里到处发泄,今天找这个谈谈,明天和那个说说。有时候遇到饭局,喝多了就吵着要辞职、要跳槽,搞得大家都很反感。慢慢的,这些言语和表现被老板知道了,终于有一天,还没等到王景辞职,上面就一纸令下,让财务给他结了工资,把他辞掉了。在众人的默然中,王景垂头丧气地走出了公司。
像王景这样的情况在职场中并不少见,他们往往不满足于及格水平和基本任务量的完成,总想出人头地的炫一把,企图靠瞬间的曝光来吸引领导和同事的注意。但是,在过分的名利心包绕之下,他们往往不能接受失败和批评,一旦遭受挫折就喜欢拿跳槽相威胁,即使是无恶意的也会让人讨厌。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另一个截然相反的例子。
某知名公司数月前由于策划经营的不利,造成了生产项目的滞后和浪费,不得不宣布大规模裁员,并要裁掉一个项目部门,而小田恰巧就是这个部门中的一名普通员工。
裁员的消息很早就传了出来,不久,几乎所有的在职员工都开始了本职工作的任务交接。这一时期,人心惶惶,所有的人都没有心思再继续工作了:或者利用手中的一点便利,能捞便捞;或者托朋友找关系,忙着转换工作;或者干脆借着以前的业务关系,联系其他厂家,准备跳槽。
在这些或明或暗的波动之下,小田还是继续默默工作。他每天正常上下班,认真工作,好像一切都如以前一样,什么也没有发生。有时候好朋友劝他别那么死板,转转脑筋,挪挪地方,免得在一棵树上吊死,可他总是摇摇头笑着说:“事情还没到最后呢,既然拿着工资,就该尽职守分,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小田的言行被一位人事主管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她深深被小田的敬业精神所打动,并悄悄地把他从黑名单中拿了下来。后来,该项目部解散了,其他人四散而去,小田则被调到了另一个项目部中继续工作,并很快因为勤恳踏实的工作态度被晋升为项目经理。
当然,我们也不能够指责那些频频跳槽的人,只是希望他们能够审时度势,多一点踏实,少一点浮躁,不要身在曹营心在汉,更不要为了跳槽而跳槽,在可跳可不跳的时候,最好不要跳。谁都知道,熊掌和鱼两者不可兼得,在分不清哪是熊掌,哪是鱼的情况下,最好牢牢抓住一样。一般公司都非常看重员工的“忠诚度”,中国传统文化中,往往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对于“贰臣”历来是心存芥蒂,担心你到他们公司后“后院失火”,即使聘用你,也会对你有疑心,你就很难有出头机会。相对于这些“潜规则”,一些硬性制度的用意可谓“昭然若揭”,比如很多公司规定,为了防止员工流动过于频繁,有很多的收入和福利,要等工作一定年限后,才能让员工拿到。如果你要提前离开公司,很多此类预期收入也就泡了汤……
人一生换几次工作是很正常的。但是,在跳槽时,你应该想想,这是不是可以给你带来更大的利益,是不是更符合你的兴趣所在,是不是可以提升你的价值,这些都需要你事先一再考虑。一旦你决定了要从事某种职业,或者你正在从事某种职业,就要立即打起精神,不断地勉励自己、训练自己、控制自己,对公司、对老板、对职业多一分忠诚,少一点背叛。
不找到下家骂上家
相聚就是缘份,有了新“东家”就随意诋毁老“东家”,只能是自取其辱。
如果公司的价值观和你发生了不可调和的冲突,如果公司已经完全关闭了你的发展通道,如果公司已经变成一列你无法阻拦的死亡列车,如果你在公司的人际关系已经糟糕到不可挽回的地步,如果老板已经完全对你失去了耐性,如果你觉得在公司简直度日如年,比坐牢还难受……你也就到了不得不和公司说再见的时候了。但一个成熟的职场人士应该善始善终,即使你有满腹的心酸和满腔的怒火,也要像绅士一样离开。这既是个人素质的体现,更是一个职场人士的必要选择。
因为,如何评价以前的“东家”是衡量一个职场人士人品如何的重要指标之一。
A是一位国内一流大学的研究生,在学校成绩优秀,一篇研究项目的论文曾获得过大奖。微软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十分兴奋地和他谈了很长时间,最终这位佼佼者却落选了。
问及原因,经理说A对几个问题的回答令他不满意。
——问A当初怎样选择了那项研究项目,A回答说:是导师帮助选择的,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研究,换个项目也行吧!
经理说,做研究既要有创造力,更要有兴趣和热情,才能苦中有乐,我从他的回答中感觉不出他对事业的兴奋点。
——问A怎样比较微软公司和过去实习过的某公司,A大加推崇微软,把过去那家公司贬得一无是处。
经理说,他可以这样贬某公司,将来也可以这样贬微软,从对公司的态度上,我看不出他的客观和忠诚。
——问A怎样评价与导师的关系,A说了导师许多不好的话,列举了导师怎样将名字署在他前面等“卑劣”之事。
经理说,微软文化中重要一条就是宽容精神和合作精神,我并没有看出他比别人更胜一筹。
A的结局自然可想而知。
所以不管你因为何种原因离开了原来的工作单位,那么你最好能接受下面的忠告:
最好是正面或者不要评价自己的老东家,相聚就是缘份,再怎么说也算是曾经拥有,也许你自以为评价得公正客观,但一个当事人是很难完全客观的,尤其是那些或多或少带有怨气离开的。
一个人离开了就立即诋毁前公司只会给他的“职场资信”减分,职场是一个动态的、延续的过程,行业内也是互通有无,一个新东家绝对不会对一个动辄诋毁前东家的员工毫无禁忌。
“工作不成人情在”,善待你的老东家就是善待自己的未来。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