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谆谆教诲中的睿智与光芒 曾国藩家书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必读理由
一个思想者对世道人心的观察体验
一个学者对读书治学的经验之谈
一个成功者事业的奋斗经历
一个胸中有着万千沟壑的大人物心灵世界的袒露
中国百部国学经典之一
传播中国文明、继承中国文化的经典著作
作者:曾国藩
国别:中国
类型:书信体散文
成书年代:1872年
阅读时间:青年,中年
推荐读本:《曾国藩家书》,中国华侨出版社,2001年
⊙背景搜索
曾国藩(1811~1872),字伯涵,号涤生,又号求阙斋主人,谥文正,湖南湘乡人。他出生在一个偏僻山村的地主家庭,6岁入私塾读书,8岁随父学五经,14岁应童子试,22岁考取秀才,28岁中进士,历官检讨、侍郎、内阁学士、礼兵等部侍郎、湖北巡抚、兵部尚书、两江总督,封一等毅勇侯。他以组建湘军镇压太平天国起义而得到清廷重用,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侍的第一人,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
⊙内容提要
《曾国藩家书》收录家书330余封,是中国历史上留存家书最多的一个,分为持家类、修身类、理财类、济急类、用人类、行军类、交友类、旅行类、劝学类,共九类。基本包含了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思想。就对象而言,上由祖父母至父母,中对兄弟,下及儿辈;就内容而言有家务,有劝导,有国事,有政务,有军事指示,有人物评论,还有文学理念,是一部真实生动的生活宝鉴。
⊙作品影响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显赫、最有争议的人物,生前身后,毁誉参半,赞之者称他为“中兴第一名臣”,贬之者赠他“曾剃头”、“卖国贼”的恶名。他整肃政风,开展洋务,引启“同治中兴”,使岌岌可危的清王朝又苟延残喘了60年,功业无人可比,著作和思想更是影响极为深远。
《曾国藩家书》是研究曾国藩和清朝社会末期的重要资料。曾国藩继桐城派之后,溯源经史,别立湘乡派,行文镇定,形式自由,于点点滴滴的真实生活中见真情、蕴良知,充分体现了他“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称誉。
⊙精彩篇章
历览有国有家之兴,皆由克勤克俭所致。其衰也,则反是。余生平亦颇以勤字自励,而实不能勤。故读书无手抄之册,居官无可存之牍。生平亦好以俭字教人,而自问实不能俭。今署中内外服役之人,厨房日用之数,亦云奢矣。其故由于前在军营,规模宏阔,相沿未改,近因多病,医药之资漫无限制。由俭入奢易于下水,由奢反俭难于登天。在两江交卸时,尚存养廉二万金。在余初意,不料有此,然似此放手用去,转瞬即已立尽。尔辈以后居家,须学陆梭山之法。每月用银若干两,限一成数,另封秤出。本月用毕,只准赢余,不准亏欠。衙门奢侈之习,不能不彻底痛改。余初带兵之时,立志不取军营之钱以自肥其私,今日差幸不负始愿,然亦不愿子孙过于贫困,低颜求人,惟在尔辈力崇俭德,善持其后而已。
⊙延伸阅读
《颜氏家训》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家训,成书于隋开皇十一年(591)左右。文中广涉人情世故,兼及医学、艺文、算术等,立论平实,叙述生动,风格质朴。自隋代以来,一直被奉为金科玉律,流传甚广,影响深远。它的作者是北齐的文学家颜之推。
《傅雷家书》是中国著名翻译家傅雷(1908~1966)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艺术学徒的修养读物。自1981年出版以来,它已多次重版再印,发行量超过100万册。1986年荣获“全国首届优秀青年读物”,影响甚大。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